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我国城市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要及时总结国内外城市发展实践中的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以点带面、统筹谋划,通过深化改革破解“城市病”。以国土空间规划改革为先导,当前中国城市规划与治理体系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
01
参照诺贝尔奖评选钱学森城市学奖
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系统性地破解“城市病”,自2011年起,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参照诺贝尔奖评选方式,每年组织开展钱学森城市学奖成果征集评选活动。面向国内外城市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者以及关心关注城市发展的各界有识之士,围绕“城市流动人口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教育问题”、“城市卫生健康问题”、“城市土地与住房问题”、“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等七大主题同时开展钱学森城市学金奖、西湖城市学金奖征集评选活动,汇集有关成果为各级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原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王国平指出,城市是一个生命体和有机体,应对城市化进程中的挑战,既要抓住城市化给城市带来的发展机遇、发展动力,更要立足自身实际,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从让老百姓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出发。我们设想借鉴“诺贝尔奖”的评选模式,开展钱学森城市学金奖(面向城市学专业领域的作品征集)和西湖城市学金奖(面向民间领域的点子征集)征集评选活动。城市学“两奖”的征集评选,可以借鉴诺贝尔奖的经验和做法,把城市学研究最新成果推广到中国660多座城市中,作用同样是巨大的。
诺贝尔奖评选基本步骤
02
关于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更新改造
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更新改造,是对于城市的宏观规划与微观改造,其宗旨都是通过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来带动市民的高品质生活。希望通过宏观规划与微观改造双管齐下,探索“多规合一”与更新改造的实施路径,破解“城市病”,共同构筑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与市民的高品质生活。
1.关于国土空间规划
自中央提出“建立国家空间规划体系”以来,各部委和地区纷纷开展空间规划体系和规划协调机制的探索工作。长期以来,我国国土空间在不同发展诉求和价值引领下,面临着“多规”衔接复杂、部门协调困难、规划立法薄弱等难题。
国务院机构改革后,由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职责,通过资源和事权的整合改善过去条块分割所带来的弊端。因此构建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成为当下城乡规划改革的焦点。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并非过去简单的“多规合一”,而是在统一话语下实现空间治理体系的提升。
2018年5月26日,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陆昊在武汉调研。陆昊强调,国土空间划分中,要建立不同层级能够全覆盖的国土空间划分体系(如城镇建设用地、生态区、农业区等),各个分类之间是一级并列的,不能有大规模交叉。合理划分之后,在相应层级、相应分区类型中建立规划体系和管控细则,尤其要搞清楚农业区和生态区的关系。空间规划体系和理念中,规划既不是城乡规划也不是土地利用规划,而应该是国土空间规划。要集约优先、保护优先,用更少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支撑新的经济总量增长。对建设用地规划,要先搞清楚高效利用区、低效利用区、闲置土地的情况,闲置土地尽快使用,低效利用土地要会同其他部门提高使用效率。
2018年4月10日,自然资源部正式挂牌
2019年1月,中国人大网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将落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要求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原则,规定经依法批准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已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不再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也就是说,从今往后,国土空间规划可替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而推行“多规合一”并监督规划实施,也被认为是此轮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最大突破,也是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要环节。
2.关于城市更新改造
十九大后,国家对城市更新提出新要求:
第一,新经济存量时代新形势下,需要完善城市更新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建设城市与产业协同发展的体系,才能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牢靠的物质保障。
第二,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赶超战略,需要城市更新创新性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需要不断丰富城市更新的内涵,为中国城市和产业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实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提供战略支撑。
第三,全面实现现代化,需要城市与产业协调快速发展。在推进城市治理过程中,要深刻领会十九大报告对于不同区域的定位,精准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优化发展格局,推进区域合作共赢,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第四,深化推进供给侧改革,需要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转型升级。
城市的发展伴随着新区扩张和旧区更新,以及不同时期从结构到内容、内涵的不断深化。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度”逐渐向“高质量”转化,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空间利用对城市功能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城市更新为满足城市功能升级需求以及房企转型升级、业态优化提供了重要途径。在“减量建设”与“产业升级”并存时代,城市更新对现有建筑的升级改造与创新利用,成为下一轮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成为企业转型升级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动因。
原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王国平指出,迈入新世纪以来,杭州大力推进城市形态、街道建筑、自然人文景观、城市道路、城市河道、城市产业、城市管理的有机更新。注重系统综合,把“城市有机更新”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来抓。“城市有机更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有机更新”的最大创新,在于把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和“生命体”,强调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实质就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就在于把生物学中的“生命”概念引入城市建设,把城市作为一个生命体来对待,突出“有机”二字。
城市有机更新已成为大城市能级升级的契机
03
依托钱奖打造国土空间规划第一奖
我国规划界虽有类似于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及部门行业评选的奖项评选活动,但还没有专门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奖项。为此,自2018年起,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城市土地与住房平台联合围绕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等机构,围绕“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更新改造”的主题开展“钱学森城市学奖”成果征集评选,以公开、公正、公平、开放的态度树立行业公信力,谋划打造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第一奖。
2019年,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城市土地与住房平台负责的第九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征集评选活动继续将征集主题确定为“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更新改造”,其目的就是希望在该领域持续关注和耕耘,通过向国内外城市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者以及关心关注城市发展的各界有识之士征集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更新改造的最新成果,为各级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不断提升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钱学森城市学奖含金量和影响力。2019年钱学森城市学金奖奖金由10万提高至20万,在奖励额度上实现了城市规划行业内的国内领先地位,为打造国土空间规划第一奖奠定了基础。
征集要求:已公开发表或未公开发表的论文、研究报告、著作、译作均可参评(译著参评需经原作者书面同意);应征作品要围绕主题,观点鲜明,见解独到,论述精辟,论据充分,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论文和研究报告类正文篇幅为8000~15000字,著作和译作类邮寄作品两部,并提交篇幅为8000~15000字的内容概要;应征作品均须提交各3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并提供作者信息;每位应征者投稿数量最多不得超过2件,译作须注明原著作者及其简况,作者署名以作品提交时为准。征集作品提交截止日期为2019年6月15日。请登录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官方网站(http://www.urbanchina.org),以邮寄或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提交应征作品,下载填写《第九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成果使用授权书》,经本人签名后传真或邮寄给组委会。征集邮箱:城市土地与住房问题 cstd@vip.126.com。提交应征作品应符合《第九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优秀成果格式规范》。
奖项设置:钱学森城市学金奖1名,奖金20万元;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提名奖10名,奖金各2万元;优秀奖若干名。获奖作品全文或摘录编入《城市学研究》刊物。组委会将在“中国城市学年会·2019”上为获奖者颁奖。
供稿:廖文睿、黄楚璇
审核、修改:李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