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观点 | 张大卫:城市创新与人力资源瓶颈
  发布时间:2018-11-14 14:35   来源:城市怎么办

11月11日上午,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城市学年会•2018在城研中心大楼举行了开幕式和高层论坛。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张大卫围绕城市创新与人力资源瓶颈作主旨报告。我们摘编主要观点,供网友参阅。

一、关于城市创新

北宋、南宋时期两座可称之为国际大都市——汴京(开封)、临安(杭州)的往日辉煌是怎么创造出来的?现在看,应该是改革、开放和创新的结果,科技的进步、手工业和贸易的发展、交通的改善、政府管理的放松,促进了这两大都市文化的昌明和城市的繁荣。

城市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顺应技术进步的趋势,在提升城市创新能力上下大功夫。同时,要尊重以人为本的规律,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生态宜居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市场商务成本,为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和预期。

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再出发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在这一进程中,城市仍然发挥着聚集能量、提供动力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与1000年前的宋朝比,城市在创造财富、促进增长、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主导作用将越来越突出。知古鉴今。我们既要传承当年汴京、临安城市发展的精神特质,更要不断创新,才能不负于时代使命。

全球化和第四次工业革命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需要通过新旧动能的转换,来推动城市创新发展。在这一进程中,谁拥有更为雄厚的产业基础、技术积累和良好的创新环境,谁就拥有更强的驾驭时代、走向未来的能力。

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在推动产业创新的同时,必然会强力带动城市的创新。当前,城市创新往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城市在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组织下,释放创新潜力,营造创新环境,汇聚国内外创新资源,不断改造传统产业和业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大数据,促进网络空间、物理空间和生物空间高度融合。强化创新基础建设,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育和延揽,重视前沿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搭建好与国家创新体系、产业创新体系、社会创新体系紧密衔接的城市协同创新机制。

2.推动城市功能的更新。城市功能更新也应是城市创新的重要内容。它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手段,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提高宜居程度、增强城市居民文化归属感(我的城市、我的家园)为目的。

一是通过提高城市规划的创造力,引领城市发展方向并设计走向未来的路径。二是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管理的现代化,包括智慧城市建设,放松政府监管,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信用体系建设,宜居的生态环境,节能和环保改造,改善城市外部与内部的交通等。三是住房保障和资源优化配置,调控好房价,避免畸高的住房成本对人才和资本产生挤出效应。通过上述措施,使市民享受到“低商务成本、高品质生活”的福祉。

3.唤醒城市的消费。要创新城市消费方式和模式,增加城市的时尚元素,通过开放和发展旅游、文化、创意、休闲度假等产业,提升城市的国际化程度,使中心城市首先成为区域和国际化的“消费中心”、“时尚中心”。据日本野村证券分析,日本采取放宽签证措施以后,访日外国游客由2010年的750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3250万人,消费额由2010年的68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760亿元人民币。这有力地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复苏。

4.积极应对少子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随着长期计划生育政策引致效应的显现和人的健康生命周期的延长,我国已进入严重老龄化社会,我们的城市和制度并未对其严峻性做好准备。要在适老型城市规划、养老产业发展、护理与培训、儿童教育等方面早做筹划。

5.形成有归属感、认同感和感染力的城市文化特色。要妥善把握历史及现代的关系,挖掘、保护、开发、利用历史遗迹遗址及文化资源,注重发挥各类博物馆在文化传承方面的纽带作用,增强民众文化生活参与度和城市文化的体验感。要特别重视历史人物、近现代构筑物、街区、地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产品与服务等相关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在尊重历史风貌和现有风格的同时,严控有违和感的建筑与社区建设。

二、关于人力资源瓶颈

产业和城市的创新发展,新旧增长动能的转换,必然引起人力资源结构与供需关系的一系列深刻变化。从需求侧看,据智联招聘的统计信息,一些快速发展的新经济、新动能行业,求人倍率(统计周期内有效需求人数/有效求职人数)显著偏高,如表1所示:

但实际上,一些技术含量不高,受新技术革命冲击较小的传统产业的求人倍率也出现了升高的趋势。日本厚生劳动省提供的资料显示,日本2018年8月有效求人倍率比2013年8月明显升高,如表2所示:

人才的短缺,人力资源甚至是一般劳动力的紧张已成为一些城市和地区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少城市纷纷出台吸引人才的“抢人大战”措施,这释放出的人才紧缺“恐慌”情绪,更使人们认识到,发展到今天,人力资源已成为制约我们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从供给侧看,有三个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1.新技术的普遍应用,是否会对现有工作岗位产生大规模替代。

事实上,一个多世纪以来,包括“机器人”在内,技术进步创造的工作岗位往往大于其淘汰的岗位。世界银行在一份权威报告中指出,技术在创造工作岗位的同时,也塑造了社会对新产品与新服务的需求。国际劳工组织副总干事格林菲尔德认为,中国数字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2017年,有9.7%的就业人口在数字经济领域工作。而据阿里研究院的数字,这一比例高达22.1%。

从全球角度看,发达国家的就业从制造业部门向服务业部门有所转移,而东亚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工业就业岗位还是上升的。对于目前比较活跃的平台经济来讲,它的兴起使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对更多的市场人口产生影响,个体和大量中小微企业只需要宽带就可以在线上交易商品、服务及线下的物流与服务。这种看似无实体的规模化经济,为非工业区外的数百万人口创造了经济机遇。

2.如何引导就业人员顺利实现“工作性质变革”。

技术进步在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对企业员工的技能要求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对重复性工作技能的人员需求会逐步下降;二是对非重复性认识技能和对社会行为技能(沟通、协同)认知较好的人员需求会逐步上升;三是对不同技能类型组合能力强的人员会明显增加。这就要求企业,也要求员工自己要不断加强技能的调整和提升。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对适应工作性质变革非常重要。

3.如何判断少子老龄化时代对人力资源供给的影响。

根据1982年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的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这个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017年中国老龄人口达2.41亿,占总人口的17.3%,到2050年,这个比例将达到34.1%,老龄人口将达到4.8亿人。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在我国适龄就业总人口仍保持稳定或低速增长的情况下,我们的矛盾主要出在结构上,即每百万人中的劳动年龄人口会持续下降,而老龄人口会迅速上升,特别是劳动年龄人口的社会赡养负担会显著增加。

在城市不断创新的进程中,如何破解人力资源瓶颈,有几点建议:

1.提高城市汇聚积累年青的人力资源的能力,包括兴办教育、培训,鼓励创新,发展新兴业态等。

2.提高城市中企业职工的学习能力,吸纳更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就业,鼓励企业在技术进步的同时,使自己的职工能通过学习培训更好地适应技术进步。

3.加强政府对企业发展职工教育和学习培训的引导,同时政府应通过加强投资等措施帮助企业搭建人力资源培育平台。鼓励企业在稳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的同时,用社会契约的办法,规定对职工能力提升和长期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义务。

4.积极研究制订延迟退休的计划和政策,运用社保、医保等措施,激励60岁以上、65岁以下的健康老人自己选择,是否继续为创造社会财富和家庭幸福而工作。

5.重视对现有高端人才的价值挖掘。

6.通过制度创新、降低商务成本,改善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为扩大就业创造条件。

7.提高开放程度,引入人才,特别是要通过扩大留学、研修、移民、放宽签证等途径和措施引入国外人才。

(根据现场讲话录音初步整理 仅供参考)

供稿:商文芳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