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讲话 | 杨卫:品质城市3.0
  发布时间:2018-11-16 14:21   来源:城市怎么办

品质城市3.0

——在“中国城市学年·2018”开幕式上的讲话

(2018年11月11日 根据录音整理 未经本人审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顾问 杨卫

很高兴再次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国城市学年会。数次与会,既感受到中国城镇化的不断转型升级,也见证了杭州城研中心的快速成长。在国平同志的领导下,杭州城研中心依托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战略合作单位,持之以恒地拓展城市学研究新领域。在此,向杭州城研中心表示衷心祝贺。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从我12年前来杭州工作之时,“品质之城”的提法便萦绕于耳。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自己在品质城市方面的认识。

不久前,我拜读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终身教授、未来生命研究所创始人迈克斯·泰格马克的一部书,书名叫“生命3.0”,副标题是“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进化与重生学习”。作者认为,生命是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系统,这个系统会不断复制自我。生命有硬件也有软件,硬件是生命有形的部分,用来收集信息;软件是生命无形的部分,用来处理信息。生命的复杂性越高,版本就越高,可以分为生命1.0、生命2.0和生命3.0。生命1.0指的是,系统不能重新设计自己的软件和硬件,两者均由DNA决定的,只能通过缓慢的代际进化才能带来改变。生命2.0指的是,系统虽然还不能重新设计自己的硬件,但是,它能够通过脑的塑造,重新撰写自己的软件,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很多复杂的新技能。人类就是生命2.0的代表,人体本身仍只能由DNA决定,依然要靠一代代的进化,才能发生缓慢的改变。生命3.0指的是,系统能不断升级自己的软件和硬件,不用等待缓慢的代际进化。

生命涉及硬件和软件,而城市却是更加复杂的系统。 它既包括城市的硬件,指城市中有形的部分,包括我们视野中的高楼大厦、地貌风光、交通能源;也包括城市的软件,指城市中无形的部分,包括城市的文化、城市的文明、城市的治理,城市的遗产等等;城市还包括居住城市中的人这样一个新的,体现城市硬件和软件相互作用的维度。这一新维度包括历史上的先哲与历代的风云人物,包括现实生活中的精英和杰出人才;包括居民群的演化,民俗的形成。城市的发展,是其硬件、软件和居民三方互动的演化结果。城市的品质就是其硬件、软件和居民三方品质的综合表征。

一、品质城市1.0——绵延宜居之城

品质城市1.0表现为一座可供人类不断绵延的宜居之城。在这一情景下,城市系统的软件和硬件不能被随心所欲地重新设计,但可以本着建城者的初心而历经缓慢进化,两者的演化均由城市的基因所决定的。城市中既包容着历朝历代的遗迹,又充满着不断发生的有机更新。居民流入城市、流出城市,即有自然地理和物流成本这两个维度来凸显自然地理学中的“宏观异质”,也考虑了人们生活品质而造就的“微观异质”,刻画出城市中的经济社会织构。杭州在城市发展中所提出的“有机更新”概念,体现了要在宏观异质演变中传承微观异质的和谐。品质城市1.0的深度可由建城的历史绵延来度量,由城市的宜居程度来度量,由城市的容量和层次来度量,由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来度量。

二、品质城市2.0——学习文明之城

品质城市2.0表现为一座学习文明之城,在一个幅员众大的区域中的科学、文化、教育中心。品质城市2.0指的是,城市系统虽然受到历朝历代建城规划的制约,受到僵硬的产权关系的束缚,还不能重新设计自己的硬件; 但是,城市能够重新设计自己的软件,可以通过学习、教育、科技创新等途径,重新塑造城中的居民,让城市的纹理和居民的内涵焕发新颜。但是,城市本身的风貌,仍只能由DNA决定,依然要靠一波一波的开放与进化,才能发生有形的改变,过快的变化往往会使一座城市丧失其特征。钱学森先生认为,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想中的城市应该是全面开放的:人、财、物在城乡之间、城市群之间进行自由的有序流动,通过各种改革来畅导人口流动、物流、服务流和信息流。

杭州的“西湖西进”就是品质杭州2.0的典型事例,与之相缠媲美的还有“五水共治”“数字城市”等探索。其共同点就是在城市居民的文明程度提高之际,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先进的地理人文认识,用在CPS框架下互联网/物联网/务联网的三体合一的城市治理学,来改造城市的硬件、软件和居民。

三、品质城市3.0——璀璨升华之城

品质城市3.0呈现为一座璀璨升华之城,一个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具有不断洗牌能力,具有自我全面发展动力的国际大都市。品质城市3.0指的是,系统具有通用人工智能(或强人工智能)的更新能力,能不断升级自己的软件和硬件,不用等待许多代的缓慢进化。城市的居民可以不断地通过自我更新和教育来提升其素质和知识。力者,形之所以奋也;力者,神之所以奋也。动力驱动城市的发展。

品质城市3.0必须具有四个要素:第一,城市的硬件必须具有独特的品质、韧性和可扩展度;第二,城市的软件必须具有领先性、辐射性、通用人工智能品质和自我代际更新能力;第三,城市的居民必须具有思想性、高素质与和谐相处能力;第四,城市的管理体系必须具有和谐的自驱动能力。

白居易、苏东坡、马可波罗时代的杭州,山水惊艳,经贸繁华、人杰地灵,已经奠立千年名城的基础,堪称品质城市1.0的典范。G20峰会后的杭州,举世瞩目,冠盖云集,引领世界文明潮流,已不愧于品质城市2.0的新样板。未来100年,北上广深杭将位于硬件、软件、居民相交融的加速发展阶段,有望成为璀璨于世的世界名城,希望城市学研究能成为品质城市3.0的有力引擎。

最后,祝“中国城市学年会·2018”圆满成功!

供稿:毛燕武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