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 还原一个真实的南宋——中河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篇
  发布时间:2018-11-18 16:05   来源:城市怎么办

中河南北贯穿杭州城区中部,沟通大运河与钱塘江,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自然生态景观保存完好,是杭州历史最悠久、底蕴最深厚、居民最集中、特色最鲜明的市区河道之一。中河开凿于唐代,原名沙河,宋时因河道当中有一桥是盐船靠岸的码头,人们便把此桥称为盐桥,把这条河也称为盐桥河,清代始称中河。南宋时盐桥河曾是临安城最主要的运输河道,南自皇城北门外的登平坊石桥起,向北直至天宗水门出城。盐桥河的西岸,皇亲贵戚府林立,有吴后府、从官宅、福王府、成穆皇后宅、成肃皇后宅、全后府等。盐桥河的南端是南宋官府集中的地区,柴垛桥下又是临安最大的柴木交易场。盐桥河北端西岸粮仓密集,有葛家桥下的丰储仓,西桥场上的平籴仓、厅官仓、淳祐仓等及法物(指宗庙乐器、车驾、卤簿等)库、草料场等。北端东岸集中了数万禁军的驻防寨舍,有亲兵营、马司营、禁卫班直等。如东青门因是南宋后军营寨的东边大门而得名,东青门内的威乙巷,就有南宋禁军威捷军第一指挥的营房,巷名也因“威捷”而讹为“威乙”。东青门附近的全二营巷,是禁军全胜军第二指挥的驻地;今下水陆巷,旧名全三营巷,是南宋全捷军第三指挥的驻地。中河综保工程需整治的河段(东河—凤山桥)长约6公里,河道宽度8—15米,现有桥梁32座。

实施中河综保工程,要围绕“还河于民、申报世遗、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保护第一、最小干预、系统综合、品质至上、有机更新”原则,依据“水生态、水文化、水景观、水旅游、水开发、水安全、水交通”评价标准,构筑皇城文化保护区、街巷文化延续区、商业景观共生区、市井景观体验区、滨河发展转变区、漕运景观展现区和滨水生态游憩区等七个功能区块,恢复南宋时期的街巷结构,搞好凤山水城门遗址公园、登云桥“平步青云”、盐桥金融文化广场、丰乐桥时代公园4个主要景观节点的保护和提升,挖掘节点历史文化,提升景观文化内涵,将景观节点串珠成链展示中河文化。凤山水城门遗址公园占地面积10460平方米,要以保护为主,梳理现有植物、完善广场空间,保护凤山水城门和六部桥;登云桥“平步青云”占地面积1018平方米,要设计以“赶考登桥”和“中举登桥”的场景雕塑,突出登云桥的市井文化主题;盐桥金融文化广场占地面积1096平方米,要打造以金融文化为主题的亲水广场空间;丰乐桥时代公园占地面积8457平方米,要设计成以纪念中东河两次整治为主题的公园。要做好“流畅、水清、岸绿、景美、宜居、繁荣”六篇文章:加快建设三座船闸、挖一条河道,贯穿中、东河与运河、中河与东河,做到联网成环,做好“流畅”文章;坚持截污、疏浚、引水、生物防治“四管齐下”,做好“水清”文章;加强陆地绿化和水面绿化、平面绿化和垂直绿化,特别是要把沿河公园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做好“岸绿”文章;加快主要景观节点建设,在此基础上“串珠成链”,特别是要做到“一桥一景”,打造“桥梁历史博物馆”,做好“景美”文章;坚持与背街小巷改善、庭院改善、危旧房改善、物业管理改善四大工程相结合,在最小干预前提下贯通慢行交通系统,抓好历史街区保护和利用,做好“宜居”文章;坚持“大河通大船、小河通小船”,做好“繁荣”文章,把中河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文、宜游”的城市特色景观河和世界级旅游产品,实现旅游功能与景观功能、文化功能的有机结合,“还河于民”,让杭州老百姓早日圆上“倚河而居、倚河而业、倚河而游”的世纪之梦。

【参考文献】王国平《城市怎么办》.人民出版社

供稿:研究二处(杭州处)南宋文化研究院 吴兆克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