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研究 | 中国城市学年会•2018城市环境分论坛综述
  发布时间:2018-11-21 11:22   来源:​城市怎么办

2018年11月11日,作为中国城市学年会•2018的主题论坛之一,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城市环境问题”论坛在杭州召开,论坛主题为“生态文明与城市发展”。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教授陈宝梁,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院长、教授陈丁江,杭州市环保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徐青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国家环境与健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阚海东,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白英臣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唐海萍教授,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刘惠君,西溪湿地生态研究中心主任刘想以及第八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和“西湖城市学金奖”获奖代表、城市环境平台有关合作单位及企业界、市民界、政府界代表共20余人参加论坛。

论坛由陈宝梁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国家环境与健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阚海东,西溪湿地生态研究中心主任刘想,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环境系系主任,副教授赖波分别做主旨报告。现将与会专家的发言观点摘要如下:

阚海东(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国家环境与健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近30年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已成为影响我国环境质量、居民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定量化大气污染的健康影响,并测算相关的健康经济损失,将为政府部门制定大气污染防治对策,进行各项政策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对我国113个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的研究,任何浓度的PM2.5均可以增加死亡风险,颗粒物粒径越小,对健康危害越大,PM2.5可到达支气管,PM1以下则可直达肺气泡,其中尤以PM0.5以下危害最大。在单位体积的空气里,PM0.5占9成以上,它主要以扩散的方式沉积,而大于0.50微米的颗粒物主要以撞击方式沉积。PM0.5与呼吸道、心血管疾病关系最密切,PM0.5比PM2.5更容易进入肺泡深处,这是因为颗粒物的粒径越小,其对应的数量浓度和总表面积越大,越有可能吸附更多的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现有PM2.5标准不足以保护健康,有必要进一步收紧标准曲线。

为防止小粒径颗粒物侵害,减少外出这是雾霾天气自我保护最有效的办法。如果一定要出门,不要骑自行车,避开交通高峰期及开车多的路段。二是不抽烟卷烟、雪茄和烟斗。原因在于卷烟类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会产生很多细颗粒物。三是停止晨练。尽量不要开窗,早晚是雾霾的高峰时段,要尽量避开晨练和晚上户外运动。若确实要透气,开窗应避开早晚雾霾高峰时段,每次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可在阳台、露台和室内种植绿萝、万年青、虎皮兰等绿色冠叶类植物。四是选择合适的口罩。口罩要适合脸型,老年人不宜佩戴时间过长。五是正确使用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有一定作用,但要注意产品技术参数的对比。六是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脸、漱口、清理鼻腔或其他裸露部位。七是注意科学饮食。有文献支持的只有omega-3脂肪酸(鱼油、亚麻油、鱼肉、海藻)可能有作用,多吃蔬菜水果。中药暂无明确证据显示对于防治雾霾有直接作用。

通过数据分析以及图样比对,高污染发展中国家暴露反应关系强度低于发达国家的结论,中国颗粒物污染的标准和政策制定时不能简单套用发达国家成果,颗粒物污染防治政策应该因地制宜,应综合考虑当地的人群和污染特征。

刘 想(西溪湿地生态研究中心主任):当前,我国湿地工作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优质湿地产品供应短缺等问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新鲜的空气、纯净的水、绿色的产品的需求。当前中国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面积减少。我国湿地率远低于全球8.6%的平均水平,人均湿地面积仅为世界人均的1/5。二是功能衰退。70年代,若尔盖湿地有300多个湖泊,目前已有200多个干涸。三是生物多样性下降。

中国湿地的未来发展方向,一是落实制度方案。《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湿地保护的最新顶层制度设计,开启了全面保护湿地的新篇章。二是加快湿地立法。通过全国人大制订《湿地法》,对湿地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三是加强名录保护。推进事权改革,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升级为中央事权,进行更加严格保护,并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四是重点区位保护。国家湿地公园实行晋升制。引入民营资本进入湿地保护。五是重点区域修复。《全国湿地保护“十三五”实施规划》,总投资170多亿元,拟退耕还湿235万亩,并开展重要湿地修复工程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等工作。

西溪湿地综保工程启动后,杭州市牢固确立“积极保护”理念,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六大原则,总投入140亿元,先后实施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一、二、三期工程,建成开放了中国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形成了湿地保护与利用的“西溪模式”。

湿地生态系统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天然基础设施,是城市重要的环境因子。建设海绵城市需要统筹发挥湿地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有效利用湿地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渗透和净化,增强城市防涝能力。要加强科学研究,摸清城市与湿地保护两者共生共荣的机理,为城市中湿地的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建设经验。加大保护力度,做到应保尽保,能绕则绕,留出足够的湿地空间。坚持自然修复,少点园林植物,保持湿地之“野”,留出充裕的生物多样性生存空间。

赖 波(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环境系系主任,副教授):新型环境污染物指的是目前确已存在,但尚无环保法律法规予以规定或规定不完善的、危害生活和生态环境的所有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物。新型污染物控制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源头控制,控制污染物进入自来水之前的环节;二是末端控制,通过污水处理厂将氧化剂添加到自来水中以稀释污染物。后者成本较高,也很难选择性的降解抗生素。未来治理新兴污染物的发展方向将会是借助新材料、新技术以实现末端治理。主要是通过选择性吸附富集微量新兴污染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对毒性中间产物的调控从而减少二次污染物产生。其中,如何避免技术开发中毒性升高而导致的二次污染,将会是未来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

陈宝梁(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教授):目前,我国耕地土壤受污染面积达3.5亿亩,污染修复难度非常大,土壤污染防治是国际重大环境问题。因此,如何保护我们的土壤,成为决定我们生存品质及下一代人健康的问题。土壤污染防控包括污染来源控制、污染土壤修复以及土壤界面调控,其关键科学问题涉及污染特征、界面行为、生物有效性、毒理效应。首先,我们要知道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整个迁移转化过程,以及在土壤中如何实现界面和生物有效性调控。土壤污染通常认为是土壤中的污染物浓度增多所造成的。在我的理解来讲是,当土壤中因为缺少某一种物质而使污染物释放出来,成为污染源。为此我们利用生物炭来调控土壤界面行为及作用机理。土壤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土壤污染防治涉及面非常广,特别需要多学科交叉进行研究,需要文科也需要理科,需要有健康独立的个人,也需要我们这个群体开展工作。科学研究虽然是一项具体的工作,但也蕴含了许多哲学问题。包括世界观、方法论,都是我们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方法。

陈丁江(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院长、教授):由于我国主要实行各级行政区分部门监督管理的水污染防治体制, 因此流域水环境容量在行政区间的分配至关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性是水环境容量分配应遵循的首要原则。从流域管理的角度看, 区域间水环境容量的公平分配方案应立足于指导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当流域水环境容量在区域之间进行分配后, 各区域应根据分配到的水环境容量对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优先发展社会、经济效益高, 且水污染物排放量小的产业。除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外, 应淘汰或限制那些社会、经济效益低,且水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产业。同时 , 应引导不同区域加强水污染治理力度 ,以保证水环境容量资源能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对社会、经济和综合因素而言,应选择不易改变或不易在区域间转移和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作为区域间水环境容量公平分配的控制指标。

徐青山(杭州市环保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随着城市化强度的不断加大,城市对生态环境的胁迫越来越大,在霾治理问题上,中国的霾治理机制与国外有所不同。众所周知,雾霾的形成有很多复杂的原因,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垃圾焚烧、气候变化都是其成因。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还是污染排放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大气无法扩散和自净。反观伦敦、洛杉矶等国家数十年治理雾霾的历程,改善大气污染的唯一办法是减少污染物排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亮点是公众的参与、推动和有效监督。雾霾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短时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主导、企业尽责、媒体监督、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长期努力才能完成。应当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自觉意识,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的环保理念,积极推行绿色出行,倡导低碳生活,推行环保文化建设,真正使环保上升到一种文化伦理高度,形成“安全、健康、环保、节能”为核心竞争力的环保文化体系。

白英臣(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目前,环境污染状况日趋复杂,多种污染物并存。但是,我国现行环境管理中以控制传统污染物COD、氨氮等常规理化指标为目的,而这些目标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环境状况,给环境风险管理带来不便。要完善基于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的环境风险评估预警体系,从保护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的目的出发,以环境科学、生态学、毒理学、医学等学科为基础,结合污染源甄别技术,全面综合考虑多个污染物联合作用及生物可利用性等因素,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预警,为环境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保障。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在项目环评过程中,要求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但目前在宏观区域及流域尺度上很少开展相关的环境风险评估工作。以水环境为例,流域尺度上的水环境风险分级分区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但流域水环境风险评估预警开展较少,尚无流域尺度的风险控制、规避措施及风险管理办法。因此,要在重点区域、流域进行环境风险评估预警的试点,进一步发展环境风险评估预警技术体系,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准确的环境风险评估预警技术方法体系,再将其作为成熟经验和技术进行推广。既能完善环境风险防范理念,又能实现环境管理历史性转变,提高我国环境风险管理水平。 

刘惠君(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农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保障。农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 ,从而使土壤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虽然土壤自身的净化作用(如挥发、扩散、稀释、吸附、降解等作用)可以减少土壤中农药的污染程度, 但是如果进入土壤中的农药含量在数量和速度上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即超过土壤的环境容量,终将会导致土壤的农药污染。土壤的农药污染,不仅会改变土壤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而且可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生物修复技术就是利用某种特定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命代谢过程,较快地吸走或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质, 以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生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环境治理措施, 在治理土壤污染方面的作用已越来越突出。为了进一步提高生物修复效率,又发展了许多辅助技术, 如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来设计最佳的修复环境,预测微生物生长动态和污染物降解动力学;植物根际-微生物系统受到重视, 希望通过植物根际来改善微生物的生存环境 ,从而加强其生长代谢来促进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人们尝试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选育出高效菌株,以提高农药污染土壤的修复 。

唐海萍(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教授):当今人类面临的许多棘手问题说明,自然界并不如我们所想像的那样驯服,在人们行动预定的目标和结果之间总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未能预见的自然界的作用仍占据了优势, 未被控制的力量比人类有计划发动的力量强大许多。生产活动的生态文明,是要通过人自身的脑、肌肉、神经、手及其延伸物等劳动力的耗费,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在对人有用的形式上来占有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时, 使生态系统的整体结构合理,系统要素有合理的空间和时间结构,并促进系统内的物质转换和能量、信息流动能合理高效地进行,即生产出越来越多的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产品,又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社区是人群聚集区,不论是农村或是城市都是人类活动最剧烈的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 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的强大程度是其它任何地方都无法比的。城市是一个大的社区, 它的生态文明建设 ,除了在宏观上提出思想原则、行为规范和一些整体的生态规划建设项目的同时,还应按具体社区来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文明。

供稿人:王莉萍

审核人:蔡 峻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