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学ABC | 何谓城市生态系统?
  发布时间:2018-11-25 10:43   来源:城市怎么办

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空间范围内居民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是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是作为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19世纪发展起来的。在社会学领域,埃米尔·涂尔干(Émile Durkheim)于1893年开创了“社会形态学”,以研究人口与环境对社会结构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社会学家开始关注社会行为与环境的关系,认为社会行为是对环境的适应,并把生态学的许多观点应用到社会学研究中。R. E. 帕克(Robert Ezra Parker)率先把生态学的观点引入到社会学研究当中,把城市看做是一个由内在过程将各个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的社会有机体,并将生态学原理(竞争、淘汰、演替和优势)引入城市研究,从人口与地域空间的互动关系入手研究城市发展,形成了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派别——人类生态学派(也称社会生态学派)。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及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社会生态学家奥迪斯·戴德里·邓肯(Otis Dudley Duncan)认为,“生态联合体”由人口、组织、环境、技术(一般简称为POET)四种要素构成。这四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也是由人口、组织、环境、技术四大要素构成,是城市空间范围内居民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是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其本身由不同的子系统构成,而各子系统又有着不同的结构、成分和要素。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居民系统由居住在城市中的人的数量、结构和空间分布(含社会性分工)等要素所构成;自然环境系统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岩石、矿产资源、太阳能等非生物系统和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系统;社会环境系统包括人工建造的物质环境系统(包括各类房屋建筑、道桥及运输工具、供电、供能、通风和市政管理设施及娱乐休憩设施等)和非物质环境系统(包括城市经济、文化与群众组织系统、社会服务系统、科学文化教育系统等)。由于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该系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形成了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不同认识。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自然生态观、经济生态观、社会生态观和复合生态观。

1 自然生态观

此观点把城市看成是以生物为主体,包括非生物环境在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它受人类活动影响并反作用于人类。这种观点主要研究在城市这一特殊环境中,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群体以及景观、气候、水文、大气、土地等物理环境的演变过程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研究城市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系统乃至整个生物圈的影响。城市自然生态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一是城市人类活动与城市气候关系;二是城市化过程对植物的影响及其功效和规划;三是城市及工业区自然环境容量、自净能力及生态规划。

2 经济生态观

这种观点把城市看成是一个以高强度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为特征,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经历发生、发展、兴旺和衰亡等演替过程的人工生态系统。通过对城市各种生产、生活活动中物质代谢、能量转换等过程的研究,探讨城市复合体的动力学机制、功能原理、生态经济效益和调控办法。有关城市经济生态的研究重点在两方面:一是资源,包括水、食物、原材料的来源、利用、分配和管理;二是废物,包括废热、废水、废气、废渣等的排放、扩散、处理、再生等内容,其中也包括负载能力、环境容量、营养物质和污染物质的流动规划及对人和物理环境的影响等。

3 社会生态观

社会生态观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城市生态系统,探讨人的生物特征、行为特征和社会特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对人口密度、人口分布、人口流动、职业、文化、生活水平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构建了一系列模型,包括个体生理学模型、行为模型、健康状况模型、心理学模型、拥挤度模型、人口发展史模型、系统生态学模型、经济效益模型等等。

4 复合生态观

城市生态系统既具有自然地理属性也具有经济社会文化属性,是一个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复合生态观的主要观点是,将城市看做是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认为城市的自然、人文物质环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城市各部门的经济活动和代谢过程是城市生存发展的活力和命脉;而城市居民的社会行为及文化观念则是城市演替与进化的源动力。城市生态系统不是经济、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简单相加,而是融合与综合。

参考文献:

1. 王国平. 城市学总论[M]. 人民出版社, 2013.495-497 

供稿人:王莉萍

审核人:蔡 峻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