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发展研究 | 中浦•长三角论坛(2018)专家观点集萃
  发布时间:2018-11-27 15:34   来源:城市怎么办

2018年11月11日,由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长三角研究院和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办,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协办的“中浦•长三角论坛”在杭州城研中心大楼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国家机关部委、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党政机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有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西部地区中青年干部“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培训班的各位专家和领导学员,以及相关新闻媒体的记者、编辑近百人出席研讨会。

研讨会由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副主任王友明教授主持,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院务委员、科研部主任刘靖北教授致辞,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宁越敏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刘志阳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发展管理系主任陈建军教授,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委《群众》杂志社副总编、省级智库创新型城市研究院首席专家李程骅分别作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提升杭州省会城市功能》、《开放式创新赋能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源流、动力机制与发展目标及其启示》和《在长三角一体化大战略中整体提升区域发展能级》的主旨报告。随后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长三角研究院副院长余佶教授的主持下,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包海波教授,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研究三处处长、杭州师范大学城市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毛燕武,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张志波副教授,中共咸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小平,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总经济师罗陈娟在论坛的圆桌会上,结合本职工作,畅谈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心得体会。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发挥杭州核心都市圈作用

宁越敏(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

长三角区域作为国家战略应提升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国际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高地,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生态宜居的总体局面。同时,区域协同发展要在原来的区域合作基础上不断开放边界,不局限于区域结构内部,多层次推进长三角合作的演变。杭州作为仅次于上海的区域龙头城市,要发挥好带头大哥作用,在区域合作当中既要发挥政策的有效管理,建立区域发展的有效机制,在资源配置当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杭州也需要通过区域协同发展找到新的优势,推进自身国际化都市的建设,大力拓展省会城市的功能,发展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文化,发挥杭州核心都市圈的龙头作用,不断推进城市的协同发展。

区域医疗合作发展模式——辐射长三角的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

二、推动长三角开放式创新网络

刘志阳(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教授)

长三角相关城市占地面积只有全国的2.2%,但创造的GDP是中国的1/5,相对处于领先水平,但相比较世界上其他的五大城市群,不管是收入还是竞争力指数都远远落后,必须要实现高质量城市发展,同步推进人才培养和区域创新发展。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新背景

世界银行公布的全球人均收入地图,全球五大世界级城市群均处在蓝色高收入区域,而长三角仍在中低水平。

开放式创新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突破口。要更加注重开放创新实验室和高等院所的区域合理分布,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的区域辐射能力,推动长三角区域基础科学水平的总体提升;要充分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优势,以金融手段推进长三角区域创新创业要素的耦合裂变和高质量一体化;要大力推进“共性前沿技术平台+众创空间+共享创业服务+产业引导基金”的共享发展模式,通过共性技术平台吸引新创企业,通过共享创业服务链接新创企业,通过设立长三角引导资金加快赋能新兴产业;要充分释放进口博览会、乌镇互联网峰会、自贸区等先行先试区的创新做法,大力推动G60创新走廊建设,推动合肥科学城、杭州电子商务示范区等在沪设立分支;要加快建设区域一体化共享社会服务平台,加大长三角政务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推动长三角知识产权法院、互联网法院等创新机构的跨区域业务办理,完善长三角社会治理定期交流机制,推动长三角社会企业孵化器共同建设;要借助开放式创新,推动创新生态重构,引导城市之间建立合理的创新分工体系,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G60科创走廊交通区位图

三、加快探索资源共享、利益互补方式

陈建军(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发展管理系主任、教授)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一个过程,它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经过多年的发展,长三角成为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标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中国其他区域如环渤海、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起到一种带头示范作用,而2010年《长三角区域规划》、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规划》的发布以及2018年《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三年行动计划》的发布将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推向新的历史阶段。

2017年长三角概况(单位:人民币)

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目标,首先是产业转型升级分工与合作,从浙江的视角来看,资源共享和利益互补的微观效应就是为企业提供了跨区域发展的可能性。长三角涵盖三省一市,如何突破地区和地区之间,城市和城市之间存在的制度壁垒,降低要素流动的制度成本,是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问题,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进展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一体化制度平台,如带有中国特色、具有某种地方自治的特征的“长三角市长协调会议”,虽然是由官方出席,但并非中央政府组织召开,是带有横向联合性质的地区间的政府组织,长三角区域规划制定过程中的制度创新等等。

四、不断提升区域发展能级

李程骅(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委《群众》杂志社副总编、省级智库创新型城市研究院首席专家)

抓住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国家大战略机遇,上海、江苏和浙江力推自身的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规划,加快自身区域的能级提升,有助于强化内生动力和协同效应,在发展理念和行动上达成共识,为长三角城市群成为我国现代化的先行区、示范区,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提供多元的动力系统支持。新时代江苏的区域能级提升,实现高质量的发展目标,在实现基本现代化方面为全国率先探路,必须把国家战略转化为江苏发展的务实行动,推进苏锡常都市圈高位对接上海、融合发展和环太湖绿色创新带发展,加快谋划通泰盐都市圈,整体对接上海和海上丝绸之路;以沿海经济带为基础,叠加通泰盐和徐宿连都市圈联动的优势,超前谋划参与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及积极对接冰上丝绸之路的战略产业规划;做大做强南京都市圈,提高南京首位度,推进宁镇扬淮一体化建设,共建大南京都市区,建设扬子江城市群强龙头。

圆桌讨论会

在随后的圆桌会环节,相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结合自身的本职工作,分别从“浙江省“八八战略”、杭州的城市发展、民营经济的创融结合、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创新和绿色发展”等方面阐明自己的学习体会。

王友明在总结中指出,要从长三角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和实现机制上下功夫,可考虑自贸区跨行政区划扩新片区,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物理平台,也为一体化提供内生动力。

供稿:蒋捷

审核:毛燕武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