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人的小日子,就是一杯明前龙井
  发布时间:2019-03-25 11:36   来源:城市怎么办

从龙井茶的历史演变看,龙井茶之所以能成名并发扬光大,一则是龙井茶品质好,二则是龙井茶本身的历史文化渊源,三则是离不开杭州市党委、政府集众力铸就“中国茶都”。

明前茶,贵如金

清明将至,要说起春茶,最近当然是属于“明前龙井”的黄金期。“明前茶,贵如金”,眼下也正是新茶上市的时候,在品类众多的明前茶中,尤以明前西湖龙井享负盛名,清明前采制的龙井简称“明前龙井”,美称“女儿红”。

“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龙井茶中的珍品——明前茶

在我国的绿茶品种中,龙井茶也算茶中翘楚,龙井茶在一整年中可以采制三季,这三季可被称为春茶、夏茶和秋茶。其中春茶的品质相对后两者来的好,而春茶又可分为明前茶和雨前茶,其中以明前茶的品质为最佳。这时的季节光照充足,降雨量充沛,对于茶树的生长十分适合,采摘的茶叶原料品质也是最好的,自然制作出来的茶叶品质也是最好的。清明前采制的龙井茶叶,青绿透亮,叶片匀整而有光泽,将茶叶进行冲泡,芽叶舒展,鲜绿漂亮,味道清甜可口,入口柔和清香,给人以一种清新自然之感。

“清明时节烟雨濛,采茶女工双手忙。

谁知莲心明前茶,片片摘来皆不易。”

龙井茶一芽二叶

明前龙井茶采摘有严格的要求,有只采一个嫩芽的,有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采摘时须细心嫩采,选取茶枝上之鲜嫩芽叶,以大拇指与食指柑紧,折断采下,投入竹笼。最忌用指甲刻摘,以免断部水份榨出,内部组织受损而发酵,损及色味。且忌握手中,以免受热萎凋。一斤干茶约有三万六千颗嫩芽,故说明前茶是龙井茶中的珍品。

杯中茶叶飞舞

品茗明前龙井的风雅在冲泡时的观赏性:早春的明前龙井,最好冲泡于玻璃杯中,水温不宜超过85摄氏度,冲入水后观赏杯中景,会看到茶叶嫩匀成朵,交错相映,茶叶在水中飞舞,茶汤清碧,悦目动人。

茶文化,博大精深

茶历史悠久。唐时,茶叶已在杭州境内广为栽培,陆羽所著《茶经》已有天竺、灵隐两寺产茶的记录。李肇记载,唐朝贡品名茶有15目,淳安所产“睦州鸠坑”就是其中1目。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与在灵隐修行的韬光禅师结为诗伴茶友,并留有“烹茗井”遗迹。宋时,龙井茶区初具规模,灵隐下天竺香林洞所产“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所产“白云茶”,葛岭宝云山所产“宝云茶”被列为贡品。杭州饮茶之风日盛,大街小巷茶馆林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今杭州茶肆亦如之,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四时卖奇茶异汤。”元时,龙井茶已被视为佳茗。明代,龙井茶与虎丘、天池、阳羡、六安、天目茶并列为六大名茶。“龙井”和“天目”被选为贡茶。明末清初,杭州和淳安威坪已成为浙江重要的茶叶集散地。每年新茶应市,四方商贾云集,成千上万吨茶叶在此销往境内外。清代,乾隆六下江南,四上龙井,写有龙井茶御诗32首,并亲封“十八棵御茶”,奠定了西湖龙井的至尊地位。

龙井茶园

茶文化深厚。在杭州数千年的栽茶、制茶、饮茶、艺茶历史中,人茶相融,人茶相育,涌现了一大批爱茶、学茶、事茶之人,积淀了极其深厚、独树一帜的茶文化。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就是陆羽在余杭隐居期间写的。唐至清1200余年间留下的120余种茶书,杭州籍作者有8人,著书10种。历朝历代在杭为官任职的文化人中,嗜茶吟诗好泼墨者为数众多,留下了许多旷世墨宝,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白居易、苏东坡、陆游、吴昌硕等人。现代的杭州人民,仍以对茶的钟爱,谱就了一曲曲茶之赞歌:浙江省著名音乐家周大风创作的《采茶舞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民歌教材;著名作家王旭烽创作的长篇小说《茶人三部曲》,荣获茅盾文学奖。龙井茶、鸠坑毛峰、九曲红梅,关于杭州名茶的优美传说,无不寄托着人们对亲情、爱情的美好向往;“女采茶、男炒茶”、敬元宝茶、献青豆茶,杭州的茶俗、茶礼、茶艺、茶联,无不折射出精致和谐的人文精神;龙井寺、虎跑泉、烹茗井,遍布杭城的历史文化遗存,无不蕴藏着深邃的人文内涵。宋时,日本高僧来径山寺研学佛道,将径山茶茶种引种日本,将径山茶宴传到日本,成为现今日本茶道之一宗;高丽王子僧统义天曾遍游龙井寺内八景,喝龙井茶,品龙井泉。璀璨夺目的杭州茶文化,不仅是杭州历史文化中的奇葩,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瑰宝。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

杭州通过成立杭州市“倡导茶为国饮、打造杭为茶都”战略合作促进委员会,整合在杭8家“国字号”茶研究机构以及茶企业,辐射茶楼业协会、茶生产基地、茶文化村、茶馆,合力发展茶产业、弘扬茶文化、推动茶保护、促进茶旅游、打响茶品牌。2005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10家单位联合授予杭州“中国茶都”称号,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亲自给杭州题词“茶为国饮、杭为茶都”。

1.全面整合资源,树立战略合作体系

2004年8月,杭州市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学会、等在杭8家“国字号”茶研究单位,共同签署了“茶为国饮、杭为茶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了“茶为国饮、杭为茶都”战略合作促进委员会,发挥各方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共同致力于发展茶产业、弘扬茶文化、促进茶旅游,确立杭州在全国茶领域的展示中心、培训中心、质量技术服务中心、信息中心、交易中心地位,打响“茶为国饮、杭为茶都”。

中国茶叶博物馆

2.建立体系开放的行业战略联盟组织

2005年10月,杭州市成立了“杭为茶都”工作协调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茶产业、茶文化、茶旅游、茶活动4个工作组,并将“茶为国饮,杭为茶都”战略合作促进委员会作为其专门机构。这标志着茶行业战略联盟的初步形成。茶联盟在实际工作和各类活动中又与其他“国字号”和省市涉茶单位、区县(市)相关茶机构、社会协会组织、茶生产经营企业、茶农广泛联系,相互促进,形成体系开放的大联盟组织,彼此合作、优势互补,形成了“政府主导、专家支撑、行业企业参与、媒体联动”的新模式,构筑了党政界、知识界、行业企业界、媒体界共同参与,多层次、多成分、综合性的创新协作体系。

3.行业战略联盟组织的实际运用

畅通文化融入经济的新渠道。2005年,杭州市与8家在杭“国字号”茶研究机构、“娃哈哈”和“顶津食品”共同举办“倡导茶为国饮、打造杭为茶都”高级论坛。在杭“国字号”茶研究单位负责人及13个省市40余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为打响“杭为茶都”品牌出谋划策,为杭州茶经济发展献计献力。论坛出版了《倡导茶为国饮打造杭为茶都高级论坛论文集》,联合发表了《杭州宣言》,确认了杭州在中国茶界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确立了杭州“中国茶都”地位,同时也为打响“杭为茶都”品牌注人了新理念、新思路。

打造茶博会“金名片”。一年一度的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茶领域权威盛会。茶博会研讨了茶与健康、当代茶馆经营发展等问题,丰富和深化了茶文化的研究领域和内涵;加大品牌的推广力度,提高了西湖龙井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展示了杭州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探索了茶文化与旅游结合之路;积累了博览会市场化运作经验,基本实现了“以会养会”的目标;密切了政府与茶叶研究机构的关系,为进一步深化合作打下了基础。

开创茶文化旅游“杭州模式”。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杭州把打响“中国茶都”品牌作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在实行龙井茶原产地保护、规范龙井茶标准、组织科研机构实施茶科技推广应用和专项科研攻关、保护龙井茶品牌的基础上,先后建成开放了梅家坞茶文化村、中国茶叶博物馆、龙坞休闲茶村、龙井山园等茶文化旅游项目,并与西湖杨公堤景区有机结合,与区、县(市)的茶旅游资源有机结合,精心设计茶旅游产品,使茶文化旅游成为大杭州旅游的重要特色。

【参考资料】

1.王国平:《与城市领导谈城市》[M],人民出版社,2010。

2.王国平:《杭州城市化案例集》[M],人民出版社,2015。

供稿:蒋捷

审核:毛燕武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