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睡眠日特别策划|从晚睡人口到昼夜人口
  发布时间:2019-03-22 10:16   来源:城市怎么办

两个跟睡眠相关的话题在昨晚登上了新浪热搜:“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年轻人报复性熬夜”。每年的世界睡眠日都有新的数据会公布,今年给出的数据有:75%的90后晚上11点后入睡,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38.2%,84%的90后存在睡眠困扰……

——数据来自丁香医生与健康报移动健康研究院发布的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

夜晚是谜样的社会空间。因为人工照明的发明,更多人充分利用夜晚的时间,这的确是人类社会变迁的一个大趋势。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活动时间从日间逐渐扩展到深长的夜晚,最后二十四小时的活动(不夜城)在现代社会的许多角落已成为常态。

为什么你总是喜欢晚睡?

晚睡的你在干什么?

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的时间越来越不够用,只好向夜晚索取。夜间人口,或所谓“夜莺”的样子、使用深夜的方式,以及他们的想法价值观等,开始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新议题。

人们在晚间的社会活动由美国社会学家默里·梅尔宾(Murray Melbin)在1978年进行先驱性的研究,将鲜为人知的夜间社会活动搬进学术研究领域。他在1969年发表了关于精神病院作息规律的研究,开始讨论夜间时间逐渐扩展的现象。在1978年关于夜间活动的论文“Night as Frontier”,是夜间彊界研究的经典文献。

默里·梅尔宾将现代社会时间匮乏与西部早期拓荒时期土地稀缺进行了类比。他指出,夜晚可以想象成是一个空间的边疆地带(frontier)。这像是一个国家领域的最外沿,人烟稀少,在入夜时仍醒着的人口寥寥可数。但这种稀少乃至荒凉,提供了一种结构性的条件,促成一群不一样的夜莺。

进而,将往夜间延长的时间运用,比喻成美国西部的拓荒,逐渐地往边疆地带(frontier)一步一步的延伸。美国1830至1880年之间的西部拓荒与1960、1970年代夜间活动有八项相似之处。

◎延长的比较,这点较为直截了当,夜间时间的延长就好像空间逐渐往西部扩展。

◎这些往空间或时间边疆逐渐移动的人,同质性较高,多半是年轻男性。

◎西部荒野和深夜时刻都是让人放松心情、卸下心理防备、不太受社会约束的情境(所谓的“边城浪子”现象)。

◎西部的边缘城镇的人和夜间活动的人,均是相当隔离与孤立(isolated)。

◎天高皇帝远,无论是在西部前缘的人,或是上夜班的人,例如护士或是安保人员,如果需要自己做出决定,较少去请示很遥远或是已经下班的上级单位。

◎出现新的行为模式,在前面第五点的情境下,人们会发展出新奇的想法、行动与生活方式,包括偏差的行为都在内。

◎时间的边疆中,社会与法律的限制较放松,出现较多法律空窗状态,行动者感知其行为受到较低的法律节制。

◎西部或夜间尽管有较多的暴力,但是却有更多对陌生人的友善协助行为。陌生人来到西部边缘小镇,得到的是更多的温暖关怀与帮助。在夜间,正是因为较危险、较多暴力,一旦陌生人彼此确认对方是安全的,反而会互相协助,有别于白天的冷漠。这点较为有趣,但也很具争议性。

著名社会学家特纳认为,默里·梅尔宾的理论上的重要贡献是,将地理学上的边疆扩展的概念延伸到时间的领域,时间也像空间一样,不断地向外延伸到原本属于休息与睡眠的时段。

围绕夜间人口,还有很多有趣的研究工作。Williams与Boden研究睡眠如何被商业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在睡眠逐渐延后与减少的现代社会,睡眠本身日益显得重要,越来越成为商业消费的重要一环,从寝具、服装、甚至安眠药的服用都看得到商业运作的深刻痕迹。Hunter观察夜间俱乐部当中的黑人族群,发现黑人会利用这个特殊的空间来减轻白天所带来的社会隔离与歧视,并拓展他们的社会网络。

昼夜人口,

寻找“人口—昼夜—土地利用”的匹配关系

昼夜是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时间尺度上的一个主要特征。城市昼夜人口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沃斯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主义》一书中首次区分了白天人口和夜间人口。

昼夜人口率是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之比,可反映该地区土地利用的性质。该指标与划分的调查区域面积大小有关,区域愈大,愈接近于1。调整城市土地利用性质和分区功能,使昼夜人口率趋于1,可以削减城市交通总量,缓解交通压力。

当今城市空间结构普遍表现为多种功能区,而发生在不同功能区的通勤、消费、休闲等行为形成了城市人口昼夜空间分布的差异。在当今中国,关注这种时空尺度的差异更具意义。一方面,城市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对人口空间分布的时空精度需求提高,另一方面,城市昼夜人口的空间分布是透视城市发展的重要窗口。

案例:北京市海淀区昼夜人口特征

研究方法:在地理学的时空范畴内,一个人在一个时间节点上只存在于一个空间点位上,而不同时间在空间上形成一定的行为的轨迹。相同类型城市人口时空行为,其时空的行为轨迹具有相似性:在工作日和白天 (早7:00至晚7:00)人们会产生通勤、通学等多样化行为,在夜晚(晚7:00至次日早7:00)人们主要以居家行为为主。以土地利用类型作为建模的媒介,寻找“人口—昼夜—土地利用”的匹配关系,将人口空间化到单位格网上,再将人口数据、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建筑物空间数据、格网数据之间通过尺度转换和空间拓扑计算实现融合。

“人口—昼夜—土地利用”关系匹配表

海淀区昼夜人口空间分布图

无论昼夜,城市人口密度在空间上自东南向东北呈现出显著的“城市—郊区—乡村”的衰减模式,在西北的乡镇人口密度较低,人口聚集模式呈散点状。海淀区白天人口主要分布在北五环和西四环构成的直角内。白天人口的空间集聚有一个显著中心—中关村。白天人口的次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关村以东和以南的方向,以南方向主要是一些海淀区级的商贸中心、文体中心(如世纪城、公主坟、五棵松等),也有一些就业中心(如甘家口等);以东方向主要是海淀的高校密集区,也是高校集聚这个区位优势促进了类似中关村这些高新技术就业中心和商服中心的发展。夜晚人口的高值集聚区整体向外推移,在西四环、北五环外均有高值集聚区分布,基本符合城市经济学中居住区分布规律。

昼夜人口如何疏解:

关键在于将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卓贤等人的文章《从城镇化到都市圈化》利用街道人口和地理信息数据,比较了北京、上海、东京和纽约内部的人口空间结构。他们的研究发现,北京和上海人口分布呈现“内极密外极疏”的时空失衡特征,即中心城区拥挤效应较高,居间和外围区域集聚效应不足,昼夜人口差异大,在整体人口密度不太高的情况下,产生较为严重的城市病。基于一个“公共资源隐性补贴”的土地竞租框架,认为土地、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空间错配是超大城市功能失衡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在现有城市管理体制下,行政资源和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过度集中在传统主城区,以“隐性补贴”的方式扭曲了市场要素的配置机制,引导各类市场资源向中心城区不断集聚,两者相互强化、彼此促进,最终导致了中心城区人口过度密集与居间及外围区域聚集程度不足并存。想要优化我国超大城市空间结构,关键在于重新配置政府公共资源的空间分布。必须首先用行政力量这只“看得见的手”消除中心城区“隐性补贴”,再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驱动各主体在城市空间合理配置资源。原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曾指出:要以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才有可能推进城市网络化发展,才有可能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长,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短。我国新型城镇化从单中心城市化转向多中心都市圈、城市群发展,关键要以公共资源的空间再配置来引导产业和人口疏解,通过公共服务网、轨道交通网和信息通信网将地理邻近的大中小城市(镇)整合为高效的城市网络,以“大城”辐射“小市”,以“小市”疏解“大城”。

【参考资料】

Melbin, Murray. 1978. “Night as Frontier,”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43,

no.1 (February), pp. 3~22.

Turner, Barry A. 1981. “Some Practical Aspects of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One

Way of Organising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The Generation of Grounded Theory,” Quality and Quantity, vol. 15, no. 3 (June), pp. 225~247.

Williams, Simon J. and Sharon Boden. 2004. “Consumed with Sleep? Dormant Bodies in Consumer Culture,” Sociological Research Online, vol. 9, no. 2

Hunter, Marcus Anthony. 2010. “The Nightly Round: Space, Social Capital, and Urban Black Nightlife,” City and Community, vol. 9, no. 2 (April), pp. 165~186.

戚伟、李颖、刘盛和等: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分布的估算及其特征-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地理学报,2013,68(10),p1344-1356.

王国平:打造新型城镇化2.0的思考,公开讲课稿

供稿:接栋正、赵晓旭

审核:接栋正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