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1日,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城市学年会·2018”分论坛之“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主题论坛、第七届杭州世界文化遗产国际会议暨2018历史城市景观保护联盟年会”在杭州城研中心大楼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改革开放40年:遗址保护和城市发展”,聚焦城市工作新形势下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路径,探索城市有机更新视野下遗址保护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之道。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阙维民作了题为《早期聚落与城市的解析》的报告,现将阙维民教授发言要点摘要如下。
今年5月,杭州曾举办“早期聚落与城市”研讨会。会前,一群活跃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设计学者,围绕早期聚落与城市这一关键词的定义展开了对话。从对话中,我得到如下的思考:第一,对话的焦点是对“聚落”与“早期”这两个关键词进行定义的认识差异;第二,对话的本质是对聚落发展研究的时空认识上的差异;第三,不管把“早期聚落与城市”理解为“早期聚落与早期城市”还是“早期聚落与后期城市”,都存在如下问题:没有时空定位的早期是虚拟的早期,聚落与城市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一、聚落与城市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在现代地理学中,聚落是指人类的所有居住场所,包括乡村、村镇、城镇与城市。聚落具有行政属性,在中国则有首都、省会、副省级、地级、县级、乡镇、行政、自然村等等。按照经济的属性、文化的属性、人口的属性,聚落又各有不同的分类。
聚落要有其空间,人类聚落的空间范围主要在地球表面,故聚落是在地球表面的区域、地方与地点。聚落空间是聚落存在的形式之一,世界上没有脱离聚落的聚落空间,也没有不处于聚落空间的聚落。一处聚落的空间是有限的,聚落的空间地点决定多位性、多域性、多属性与多意向性,可以有地理的位置,可以有地理的环境,可以有形态。
聚落发展有其时间,表现为人类出现以来的考古时期,人类文明出现以来的历史时期,以及当代社会的日历。聚落发展时间是聚落存在的形式之一,也即聚落起源发展的时序性和顺序性。世界上没有脱离聚落的聚落发展时间,也没有不存在于聚落发展时间中的聚落。聚落发展时间表现出连绵不断、断断续续、周而复始等几种形式,也体现在聚落形成与消亡的频率与频度上。聚落发展的时间是有限的,起始与聚落的形成,终止于聚落的消亡,聚落发展的时间历程表现着起源、兴盛、消亡、复兴等现象,可抽象地表现为直线、曲线等。聚落没有尺度,聚落的时空是客观存在的,聚落的时空尺度是聚落研究者在研究中采用的定性或定量的时空单位,是叙述聚落在时空中的存在特征以及观察聚落在时空中的过程特征的综合规律。
聚落的发展具有时序性,如从一个小村庄发展到大城市。有中断型的,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停止了,消亡了。也有断续型的,在一段时间消失后,忽然在同一地点又起来了,典型如希腊的特洛伊古城。也有先升后降的,如西安、南京、杭州,升为国都后又降为省城。还有多次升降的,如北京。
二、早期的时空定位
空间与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早期是一个相对的时间词,没有具体时空界定的早期,是虚拟的。早期一词可从四个方面考虑:时间上的早期、空间上的早期、不同年代的早期、早期的类似词。时间上的早期,指聚落发展的每一个历史时段和时间时段都有一个早期,比如说石器时代、春秋时代、中国历代王朝、当代40年,都有一个早期,但这些早期在尺度上是大相径庭的。空间上的早期,指每一处聚落的发展史都存在着空间上的早期,如安阳、西安、纽约、华盛顿,它们的早期完全不一样。不同年代的早期,如果给早期加以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就有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早期,如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商周的早期、春秋的早期、先秦的早期。早期的类似词,有史前、原始、远古、先秦、初期等。
三、张光直先生的早期聚落与城市
张光直先生是著名的考古学与人类学家,他关于早期聚落与城市的著作,计有20种上下,其中关于“早期”的有10种,如早期的陶器(良渚遗址出土的早期陶器)、中国的早期、华南的史前和早期、中国的早期文明、中国的早期农业等。在张光直先生的文献中,聚落包括乡村与城镇,他所称的早期皆是有时空定位的早期,与我的观点相合。
四、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
每座城市都有其起源或形成的早期历史,每座城市的早期都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早期聚落遗址是历史时期早期人类聚落遗存后世的遗存地点,包括整体的遗存、片区的遗存、建筑组遗存,或者单体建筑遗存,它们都是早期聚落的历史物证,在这点上不存在大遗址或小遗址价值上的差异。往日早期聚落遗址与今日的聚落在时间上具有直接存续关系,在空间上具有包含或被包含、重叠交错关系,这是今日聚落历史的空间物质载体,即今日聚落历史的物质证据。一处聚落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各历史阶段都具有其物质遗存,因此要证明一处聚落的历史发展进程,需要该聚落历史发展进程各阶段的物质遗存,需要保护或保留该聚落各历史时期的物质遗存。如果一座经历了从汉唐到明清再到今日发展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它的城市核心区内叠加了各个发展时期的历史遗存,那么如果为了早期汉唐大遗址公园建设而将叠加其上的后期物质遗存全部荡平,这是毁灭该城市的一段历史物证,如同割断其历史一样,不是历史唯物主义。
供稿人:刘达开
审核人:王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