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研中心赴上海、北京调研智库职称评聘工作
  发布时间:2019-03-18 14:10   来源:城市怎么办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做好城市学智库职称评聘工作改革,根据中心统一部署,3月4日-5日杭州城研中心研究三处(战略合作处)负责人带队赴上海、北京调研,先后走访了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等国内高端智库,重点调研了智库职称评聘工作及人事人才工作情况,并就智库职称评聘工作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以及如何更科学地开展智库人才评价等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

上海社会科学院人事处高子平处长接待了调研组一行。他首先对上海社科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上海社会科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社会科学院。2005年上海社科院作为全国第一个正式提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目标的社科院,2008年开始实施科研核心竞争力考核、管理强院、人才建设、国际化等一系列行动计划,2014年提出学科发展和智库建设“双轮驱动”战略定位,2015年入选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高子平认为,在智库建设过程中,人才是根本、成果是关键。发挥好人才的作用,才能发挥好智库的作用。科研考核和职称评聘是智库人才建设的指挥棒,要建立健全科学准确的成果考核评价机制,充分调动智库人才的积极性,激发智库活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张梅与调研组一行进行了交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属的国际性经济研究、交流和咨询服务机构,是集中经济研究领域高端人才并广泛联系各方面经济研究力量的综合性社团组织。中心下设办公室(人事部)、战略研究部、产业规划部、经济研究部、交流部、信息部、《全球化》编辑部、创新发展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经咨询公司。作为国家首批高端智库试点单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在智库人才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张梅认为,高端智库建设必须靠高端智库人才来支撑。要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导向,构建体现智力劳动价值的考核评价评价机制,增加在职称评审、提拔使用、荣誉授予等方面对高端智库人才的考核评价体系建设,激发智库人才的活力。应鼓励智库人才的合理流动,打通流动渠道,完善流动机制,激活智库人才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

在中国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调研组一行首先参观了重阳金融研究院的成果展览,随后与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兼信息中心总编辑庄雪娇进行了座谈交流。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成立于2013年,是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款2亿元并设立教育基金资助设立的校级独立研究机构。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建立了一支由研究管理团队、驻院研究员团队、高级研究员团队、客座研究员团队、外籍高级研究员团队、访问学者组成的专兼结合的研究力量。同时,人大重阳建立了以智库研究成果为导向的组织管理体系,坚持两条腿走路(研究团队和运营团队并重),建立了集微信、邮件系统等为一体的多层次信息渠道,每年发布的文章数量在全国智库中名列前茅。庄雪娇认为,要激发高端智库人才活力,体制机制建设是关键。要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好高端智库建设中人才评价的问题。探索有利于智库人才发挥作用的多种分配方式,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薪酬制度,切实提升智库人才发挥作用的积极性。

此外,调研组还走访了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就共同开展城市交通平台的“两奖”征集、论坛举办、决策参阅、新媒体推广等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表示下一步要在汇集北京、杭州交通治理研究成果,整合双方智库资源,共同服务政府政策咨询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城市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本次调研对杭州城研中心的工作启发良多,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等国家高端智库的先进经验和亮点做法也为城研中心进行智库科研成果奖励制度、职称评聘制度和人事人才制度改革提供了进一步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