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皇城遗址保护——作为一种文化景观序列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9-03-08 10:32   来源:城市怎么办

文化景观是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西湖文化景观遗产属于其中 “有机进化的景观”。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它在当地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中,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作用。文化研究和考古发掘均显示,南宋皇城的皇城建筑文化、园林文化、礼制文化均呈现一种体系化特征,作为西湖文化景观的文化组成,或者作为自成体系的文化景观均能够成立。

南宋皇城北城墙遗址

南宋皇城月岩遗址

南宋赵伯骕《万松金阙图》(局部)所示皇城景观

大遗产考古与复原:虚拟南宋皇城

《奈良文件》提出 “对文化遗产的所有形式与历史时期加以保护是遗产价值的根本。我们了解这些价值的能力部分取决于这些价值的信息来源是否真实可靠。对这些与文化遗产的最初与后续特征有关的信息来源及其意义的认识与了解是全面评估真实性的必备基础。”在南宋皇城遗址的个案上,物质意义上的“复原”不可实现,因此可以通过度古代文献和图像资料的研究,使用虚拟技术做到一定程度的想象复原,形成虚拟南宋皇城。如清华大学的数字圆明园研究和应用项目成果。经过对大量档案精细准确的解读,利用精确的数字化建造,进行的圆明园的数字化复原工作,重现圆明园60%的面貌。在虚拟技术更为先进的情况下,可在多种环境下实现多种形式的实景复原。在此信息的数字化工作中,一是进行逐步的考古发掘和信息采集,二是持续的对各种综合资料的搜集和数字化。三是寻求多种媒介的综合方式展示。

规划策略:南宋皇城遗址保护规划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先生,中国考古学会秘书长徐光冀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忠义,朱岩石等考古界学者,考察南宋皇城遗址时提出:要加强遗址保护,任何保护工作都以考古为前提。要做减法不做加法。尽量减少皇城遗址核心区域内的建筑和居民人口;以“点、线、面”入手,重点保护临安城遗址的格局,保护线有的路网、水系、空间格局、南宋地名。以上观点与《临安城遗址──皇城遗址保护规划》(2009-2020)颇相一致,目前应该及时组织国内外专家进行遗址保护规划的编修,主要解决在十年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如南宋皇城遗址与西湖文化景观的整体化和遗址区景观修复;南宋皇城遗址内部的考古发掘范围和建设控制;以有机更新为前提的南宋皇城遗址区基础设施和社区管理;以城市发展前提的南宋皇城遗址内产业转型等。因2009年规划是以临安城为主要着眼点而制定,新规应该特别针对南宋皇城遗址片区制定专项的保护规划。

文化策略:皇城礼制文化—礼制建筑景观

文化景观遗产的第三类,关联性文化景观,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祭祀属于开端于周代的国礼延续至历代,而南宋皇城礼制在这一文化语境中具有清晰脉络,而考古发掘中也遵从着这一脉络进行工作。南宋太庙作为全国唯一的太庙遗址最早得到保护,建成太庙遗址广场,这充分说明南宋太庙遗址的礼制性价值的唯一性。同时,在南宋另一个具有唯一性价值的礼制遗址八卦田,本身就是皇城礼制的组成部分,八卦田遗址一直处在演进的过程之中,便是所谓的活的文化景观遗产。这充分说明南宋皇城礼制遗产作为在物质的和非物质层面上都达到了相应的“唯一性”“完整性”“原真性”,目前沿着御街遗址所进行的考古发掘仍应继续进行,最终使得这一脉络实现较为完整揭露,这既能够成为独立的文化景观,亦将成为西湖文化景观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

展示策略:以皇城遗址为中心建设科普基地

大遗址保护和利用在杭州已有先例,良渚古城以博物馆+良渚考古遗址公园的形式进行保护,对于良渚古城遗址本身则做原样保护。考古遗址公园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大遗址保护形式,国内典型的案例如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圆明园遗址公园、汉长安城考古遗址公园。在规划中均是以古城遗址整体展开保护,而在实际的建成中则均选取其中的一个相对自成体系的部分,如汉长安城考古遗址公园实际展示的为汉长安城未央宫,而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中的大明宫则是唐代长安城中皇宫的组成部分。南宋皇城遗址既处于西湖文化景观整体范围之中,范围内高密度的叠加工厂、居住区。但其环境本身具有遗址公园的天然条件,而南宋皇城遗址则应该成为敞开的遗址景观。在此可以将其营造成西湖题名景观中的一景,同时以景观的形式来标记考古遗址的边界。遗址景观的风格与要素南宋文化要素和西湖自然景观要素,使得南宋文化符号成为西湖文化景观中的一景。

为解决考古遗址与当今环境相割裂的问题,以融入周围环境的方式观察历史遗迹可以改变我们认识历史遗迹的方式,这些遗址具有文化景观的特征,存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和牢固的联系。其中包括教育学生开展遗址研究并复兴传统、仪轨、生活方式等等。在皇城遗址尚未达到全面揭示的契机之时,部分揭露或者片段展示很难使之变成活的传统。因此在遗址范围内展开这种探索性的教育、科研、复兴项目则是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项目,不但可以使得居民、参观者更深度的融入到遗址之中,并且能够使得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理解其文化脉络。

景观策略:视点规划与配景

文化景观遗产中有机进化的景观强调遗产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并处在持续的进化过程中,人们对于景观的审美变化并不随着时间演进而发生巨大变化,但是景观的视点本身却会发生偏移,在城市的不断演进中其门户、交通走向、城市中心的转移或者偏移都会造成景观视点的变化。当皇城正门为丽正门之时,其景观的中心视点在面向钱塘江的一面,而以西湖为左右,其制高点选择在凤凰山之凤凰亭,能够俯瞰钱塘并西湖,当时城市的中心在皇城。而当今城市中心则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视点则往往围绕西湖展开,此时的视点与过去发生了一个镜面式的翻转。在新的建造中应将西湖文化景观作为整体而设定的景观观察视点。

在《临安城遗址──皇城遗址保护规划》中的生态保护中提到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山形水系,部分修复历史环境,规划措施,“凤凰山九华山种植木荷、枫香。万松岭多种红国外松、黑松、湿地松和火炬松等,将台山、南星桥采石场,种植香樟、冬青、木荷、枫香、红叶李,采石场石壁攀援藤本”。从植物配置来看主要侧重水土保持而并未考虑景观的文化意义。从现场考察的情况看,凤凰山脚多为低矮的居民聚居,有自然植被,而山腰至山顶植被并不特别茂盛,多处于自然植被,山顶植物比较单调,多处于自然状态,景观的观赏性差。凤凰山游步道已经铺设完成,山间可达性佳,从山脚民居上山却缺乏道路连接。南宋大内具有独树一帜的景观结构,有多种富有文化象征意义的植物,形成大片园林景观,如梅花千树梅岗亭,澄碧牡丹,传芳芍药,冠芳山茶,鹤丹桂,驾雪竹,静松亭,宫中赏鉴松、梅、桂为多,宫中又“悉效西湖植物”。以上的植物不妨多种之,凤凰山、将台山在植物景观上与西湖植物配景融为一体。

南宋时御园众多,除内苑小西湖之外,尚有德寿宫、恭圣仁烈皇后宅等,这均是已进行考古发掘的遗址,在目前德寿宫上盖仿古建筑,但是所占据的面积要大大小于实际的宫殿面积,在展示区并未复原或者延续过去德寿宫的园林手法。而恭圣仁烈皇后宅已做考古发掘且发现花园的水池、假山等遗址,出土部分瓦当、建筑构件等。现此宅邸做回填处理,其他的御园并未做相应的考古发掘。在历史典籍中记载的御园的盛况实际上是唐代以来园林营造传统的丰富和延续,这一文化脉络的延续,能够成为西湖文化景观中一个“活态”的载体,以系列园林的传统手法来改造或者修复现代园林,将是景观文化融入现代环境的有效手段。

交通策略:加强与西湖核心区可达性

城市的交通网走向随着城市中心而转移,杭州城市中心的变化带来交通组织的变化,城市交通走向会导致区域内的发展不平衡。在《临安城遗址──皇城遗址保护规划》中对遗产保护区的交通可达性评价中指出,“从玉皇山隧道到官窑博物馆,无法从南侧到达遗址区(评估等C);自钱塘江对岸过江,无论是走中河高架还是轮渡,都无便捷道路可达遗址区(评估等级C)。”调查遗址区交通的状况显示交通的便捷性较差,这与西湖景区其他地区交通便捷的互通互联相比,是明显的缺陷。解决交通可达性、便利性问题,一是疏通遗址区与钱塘江岸的交通关系,二是疏通遗址区内部居住区的交通,三是疏通居住区山麓通往山上游步道的交通。四是将遗址区纳入西湖旅游环线的统一公共交通之中。五是统一规划遗址区内慢行交通。六是建立中河、东河、龙山河和钱塘江水上游览系统,设置中北桥水上交通枢纽中心;在沿江片设立白塔、嘉会门外两处游船码头。

社区策略:“人+文+地+产+景”社区营造

形成居住区居民参与遗址区的管理和建设的模式。在现有南宋皇城遗址保护管理所基础上,设立长期的研究管理机构,在遗址区跟踪搜集相关的研究信息,在研究组的成员中吸收社区居民代表参与研究项目;在遗址区的规划参与方面,最终形成将社区公众参与纳入到皇城遗址规划决策与设计过程中的体制。通过小型规划项目中的公众参与——社区听证会模式,大型规划项目中的公众参与——“展出+反馈”模式等,引导社区居民有效的参与到遗址区的规划过程中;在遗址区的管理参与方面,引导社区居民在基础设施、游览设施、公共服务方面提出意见,在建立相关的管理组织时吸收社区居民参与组织,促进社区管理和自治协调。

馒头山社区的一期改造采用“邻里中心”模式,且规划建设14000平方米的社区公园。馒头山社区并未采取历史街区的改造方式,因这里的主要街道尺度均超过传统的明清时期街巷尺度,在遗址的建设控制区并不存在历史区的地上遗存。改造后馒头山社区主路风貌良好,但是改造中停留在主路两旁而深入到遗址区山麓的社区尚未涉及。根据大遗址保护的要求,在遗址保护核心区的居民、工厂都要逐步搬迁,但目前搬迁的工作进展缓慢。我们提出的策略为,以“人文地产景”五要素切入实行社区营造,结合统一的土地、空间规划、景观规划,居住区实行逐步搬迁,部分回迁,逐步改造,逐步利用,最终遗址保护核心区范围与遗址文化关系不大的全部搬迁,遗址保护建设控制区的工厂全部搬迁,实现遗址区居住景观化、产业人文化和设施现代化。  

供稿人:王晓

审核人:王剑文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