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楼未空 ——“红顶商人”胡雪岩故居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19-02-27 10:04   来源:城市怎么办

1

- 历史 -

元宝街上,吴山脚下、鼓楼旁,有座院落,从外表看来,除了白墙黛瓦,似乎并无任何独特之处。然而,步入大门,江南名园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亭台楼阁、庭院天井、小桥流水、精雕门楼,无一不在告诉你:这儿曾居住过一位赫赫有名的“红顶商人”。这里便是胡雪岩故居。

修缮后的故居

故居的命运同样历尽盛衰繁败,如同它的主人胡雪岩的命运一般。1872年,正当50岁的胡雪岩事业一帆风顺、踌躇满志之时,胡雪岩开始营建被成为“江南第一豪宅”的府邸,历时3年竣工。胡雪岩破产时将此屋抵给了文煜,后来又转让给浙籍银行家蒋抑卮,从此,故居日渐破败了。及至修复前,故居先后成为工厂、学校和民居,故居的东部入住了100多户的居民,许多房屋被拆除,水池被填平,芝园基本被毁,往昔的繁华已面目全非。

修缮前的故居

2

- 重生 -

然而,不在衰败中湮灭,就在衰败后繁荣,这似乎又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1999年至2001年,杭州市投资6000万元左右,按照“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原则将故居修缮一新,再现了故居的历史原貌。当一座座古建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断地被夷为平地、化为乌有时,杭州市政府确实做了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历尽沧桑的故居终于喜逢盛世,风华再现。故居的修复,使得开放后的故居门庭若市,获得领导、专家的广泛好评和赞誉。

修缮中的故居

古建筑专家、原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认为,假如没有这次修复,这一重要古建筑文物将会永远从人间消失;2002年5月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考察胡雪岩故居后,认为杭州把文化、历史、艺术、教育都集中在一个地方,向老百姓展示、开放,确实做了件大好事,并挥毫写就了一段催人深思的留言。

3

- 经验 -

斯人已去,故居长存,人去楼未空,更值得后人思考的是胡雪岩故居保护的经验。胡雪岩故居建筑文物抢救性修复工程的成功,关键在于树立了科学理念。

一是确立保护第一、积极保护的理念,在保护与利用之间寻找一个最大公约数。故居的修复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保护好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生活的延续性、文化的可识别性。以保护为目的,以利用为手段,通过适度利用实现真正的保护,在保护与利用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形成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

二是确立打造“建筑历史博物馆”的理念,当好历史文化遗产的“薪火传人”。杭州在全国率先规定建成50年以上的老房子及具有历史价值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甚至包括“文革”时期的建筑,都一律不能拆。要为民族和人类保管好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历史建筑,为子孙后代留下这笔宝贵财富,真正做到上无愧于祖先、下无愧于后代,当好历史文化遗产的“薪火传人”。

三是坚持规划引领。胡雪岩故居修缮工作坚持规划先行、系统谋划、有序推进,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进行”。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胡雪岩故居修缮工作把帮助原住民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原住民生产生活条件摆在首位,坚持保护为人民、 保护靠人民、保护成果由人民共享、保护成效让人民检验,鼓励外迁、允许自保,让他们共享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成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大受益者。

4

- 启示 -

透过胡雪岩故居修缮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点启示:

一、高度重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文化遗产保护

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城市的老街、老宅、老树,来自于老城,来自于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因为,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产生于,也只能产生于其固有的特色,也就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差异性、独特性,甚至是唯一性,而这种特色,这种差异性、独特性,甚至唯一性,只能来自于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城市化最可怕的结果是欧美化、同质化、“千城一面”,就是“走了一城又一城,不知此城非彼城”。要走“保老城、建新城”这条生路、新路,必须在尽快转变某些城市管理者理念的基础上,在国家层面研究并出台有利于“保老城、建新城”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规划。

二、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历史城市景观保护

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不仅要重视文化遗产点的保护,更要高度重视历史城市景观的保护。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台了《关于历史城市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的建议书》。在这个景观体系中,遗址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而不是全部。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研究历史城市景观保护问题,恰逢其时。所有拥有世界遗产的城市和准备申遗的城市对这一建议书都要高度重视。

【参考资料】《新编城市怎么办》 人民出版社 2018.12

供稿人: 吴兆克

审核人: 王剑文

  作者: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