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30度:一座古城的重现与重生
  发布时间:2019-02-25 15:05   来源:“城市怎么办”微信公众号

人类古代四大文明,从西往东,依次是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无一例外,她们全部位于北纬30度地带,时间略有早晚,但都在距今5000年前后。还有一个,就是中华文明。

我们从小对“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观念根深蒂固,但国际学界主流的看法,都将中华文明从商朝讲起,因为最早只在殷墟发现了青铜器和文字。对于史书记载的更早的夏朝,目前并没有出土文物来实证。如果中华文明真从商朝讲起,那么距今只有3500年。与其他三大文明相比,中华文明是否真的晚了1500年?

1936年,在杭州西北的良渚镇,从陶片开始,发现了日后被命名的良渚文化。从1936年到1980年代的半个世纪里,良渚遗址没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仅仅当作一处普通的考古遗址来对待。直到1980年代,良渚遗址先后挖掘出两处大型墓葬,代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最高等级,渐渐让人感到她的不同寻常。1990年代,良渚遗址又发现了一座超大型的宫殿基址,人们开始猜测:这里是否存在过一个王国?良渚遗址会不会不同于一般的文化遗存,跨入了“文明”的门槛?良渚遗址所处的年代在距今5300年-4300年,如果良渚被证实为一种文明,其意义不言而喻。更为巧合的是,良渚遗址正好位于北纬30度线上。由于当时的挖掘面积只占了一小部分,人们对良渚遗址显然有更大的期待。

转眼千禧年的钟声敲响,进入新的世纪。彼时中国加入WTO,改革开放加速,中国的土地上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新一届的杭州市委、市政府,正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引领杭州迈入一个新的时代。西湖免费开放,还湖于民,人们可以零距离感受千年西湖。钱江新城破土动工,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古都杭州迎着新世纪的朝阳展现现代雄姿。对于文物保护,历史上数次饱受战火之苦的古都杭州,格外重视。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良渚遗址所在的余杭区,也面临发展的问题。余杭区经济发达,距杭州主城不到20公里,经济发展诉求非常强烈。对于良渚这类位于城郊的文化遗址,不少地方把工程项目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对立起来,认为会影响工程的推进,增加工程的难度和成本,也有些地方以棚户区改造的名义破坏历史文化遗产。如何做好遗址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平衡?对此,杭州有着清醒的头脑,明确了几项原则。第一,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不以任何工程、任何项目的名义破坏任何历史文化遗产。第二,研究大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找到最佳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同时,坚持积极保护、整体保护、以人为本、系统综合的理念。

在积极保护的政策保障下,考古工作继续深入。新世纪,在发现了不少墓葬和文物,进一步摸清了良渚遗址群的基本架构后。2007年,东西约1700米、南北约1900米,总面积达300万平方米的良渚古城被发现。古城从内到外,依次有宫城、王城、外郭城。良渚古城面积之大、时代之早、结构之完整,在中国同期古城中绝无仅有,在世界同类遗址中也极为罕见。这是“中华第一城”。8年之后,考古发掘再次震惊世人:在良渚古城外围发现超大型水利工程,这是具有防洪、调水、运输、灌溉等多种功能的水利系统。

有等级差异悬殊的墓葬,有宫殿,有古城,有水利系统,良渚遗址已经证明,良渚文化跨入了文明的门槛。至此,我们对良渚遗址可以作出清晰的价值认知:规模宏大的城址,功能复杂的水利系统,等级差异悬殊的墓地,以具有信仰与制度象征的系列玉器为主的出土物,揭示了在5300-4300年前,在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曾经存在过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区域性早期国家。中华文明是多个区域文明逐步融合形成的,而良渚文明代表的正是中华文明融合之前的极为重要的区域文明。5000年的中华文明,从此有了实证。同样重要的是,我们的祖先在北纬30度地带上,和其他三大文明一样,也曾建造自己美丽的家园。

5000年的良渚古城,如今正以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形式迎来重生。重生的背后,是杭州新世纪以来对大遗址保护工作的深刻认识,是对大遗址保护的先进理念,更是对大遗址保护工作的创造实践。一是依法保护,先后制定下发了《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若干规定》、《杭州市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规规章。二是规划先行,先后编制了《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良渚国家遗址公园概念性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三是创新体制,成立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和正区级的杭州良渚遗址管委会。四是多元筹资,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在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的同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五是项目带动,以良渚遗址综合保护工程,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城乡建设和环境改善,带动原住民生活品质提高,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六是搞好展示,借鉴国内外大遗址展示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手段,实现大遗址保护与公众参与的“双赢”。七是深化研究,借用“外脑”,争取外援,为保护与利用大遗址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八是推动申遗,实现申遗目标,以申遗促保护和利用。

【参考资料】

王国平:《城市怎么办》第1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供稿人:刘达开

审核人:王剑文

  作者: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