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8000多年文明史、5000年建城史,文化厚重、风景秀丽, 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G20杭州峰会后, 杭州人民正在遵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 努力把杭州打造为独具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建设生活品质之城乃至世界名城,必须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塑造城市品质。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决定着一座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而城市建设“施工队”的理念和技能,直接决定着城市建设的品质。
正当春初,朝着“名城”的目标,按照杭州市委组织部《关于做好2018至2019年度全市党员春训冬训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进一步规范落实全市党员春训冬训工作的意见》要求,结合建设行业实际,杭州市建委于2019年1月8-10日、2月20-22日在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仓前大楼开展党员春训冬训。开班仪式上,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江山舞,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党委组副书记丁美君分别作动员讲话。
2月21日上午,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客座博士生导师王国平应邀为培训班作《打造新型城镇化2.0的思考》的专题讲座,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党组副书记丁美君作主持人,市建委及人防办等等100多位干部聆听讲座。
王国平老书记这堂“大课”,就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从“快中求好”向“好中求快”高质量发展,实现在新起点上取得新突破,提出了“七大方向”:
一是要在坚持“美好生活”目标定位上求得新突破
二是要在坚持城市群主体形态上求得新突破
三是要在坚持“两轮驱动”发展路径上求得新突破
四是要在坚持城市国际化发展导向上求得新突破
五是要在坚持“四化同步”上求得新突破
六是要在坚持“XOD+PPP+EPC”发展模式上求得新突破
七是要在坚持“六高”方针上求得新突破
他强调,城市国际化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动力。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要坚持“一化”带“四化”、“一化”提升“四化”。所谓“一化”带“四化”,就是要抓住城市化这个“牛鼻子”,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所谓“一化”提升“四化”,就是要把国际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国际化提升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研究城市国际化,建设世界名城,杭州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首先要研究城市化,不能只谈国际化,而不谈城市化。这一结论是为世界城市发展实践所证明的普遍规律。杭州要在加快补齐城市化短板的基础上,把自身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去谋划,着力推进政府管理、经济贸易、社会服务、城市设施、科教文化、生活居住、市民观念等方面的国际化,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不断推动国内国际两大层面争先进位。
在提问环节,王书记就杭州目前路网构架组成及今后建设改善方向、如何处理好城市的快速发展与老城区有机更新之间的矛盾,以及当前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土地财政、城乡二元土地市场、体制机制等问题作出详细解答。
王书记高站位、大视野的讲课,使全体学员在思想水平与业务能力提升上深受启发、获益匪浅,为市建委系统下一步相关工作开展注入了新的启发和思路。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使大家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本领,今后要坚持统筹谋划、深入思考,将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工作中,用负责任的态度为杭州世界名城建设打造贡献积极力量。
新春佳节的浓浓气氛尚未退去,新年一开工,城乡建设“铁军施工队”便紧锣密鼓地拿出了一份份详细分解的项目实施方案、配套政策、设计导则、建设标准,一大批与城乡民生相关的重点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忙活起来。目前,目前杭州彩虹快速路西延、江东大道提升改造、时代大道改造提升、通城大道等95公里快速路项目也正在加快推进中。今年,市建委也将全面推进“5433”综合交通大会战和路网规划建设五年攻坚计划,进一步抓好项目落地和建设,努力实现亚运会前主城、副城及组团“45分钟”时空圈。
供稿人:张剑威
审核人:马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