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行业面临巨变,作为从业者的我并不焦虑
  发布时间:2019-02-03 09:44   来源:城市怎么办

新的形势,会否“本领恐慌”?

刚刚过去的2018年,国家发改委的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住建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统一划归自然资源部,这两项机构改革对中国规划行业将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似乎已经成为行业内普遍的焦虑。

规划设计行业,主管单位发生变化后能否适应?设计机构市场面临新的市场竞争如何应对?作为一名规划从业者,市场前景是否变得暗淡?业务体量会否大批削减,以致遭到裁员?过去几年,海绵城市、城市双修、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等等的题材不少,但是东拼西凑找范例套模板的情况也不少,当新的形势来到,会否出现“本领恐慌”?

学习“城市学”,从小白到入门

写完这一年的工作总结,又梳理了毕业之后这几年的学习工作经历,作为一名入行不久的规划行业从业者,我的焦虑程度并不是那么高,细想下来主要原因大概在于,我就职于一家“智库”,还有一个对很多人听上去还很新鲜的概念:城市学。

位于杭州城研究中心仓前大楼的世界城市博物馆

话题从我2012年考入浙江科技学院土木及建筑工程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开始,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工科学生,所以想当然的觉着应该围绕规划中需要用到的技术开展学习,应该整天和公式图表打成一片,然而课程表上既有水粉、色彩这样的美术设计课,还有一些文学、历史和哲学的人文类课程,隐约觉得这样安排总有道理,于是硬着头皮一项一项学下来,至少在担任学生干部期间开展活动的时候还能派上用场。

一眨眼到了2016年的毕业季,校团委老师在微信群中分享了一则招聘规划实习生的信息,单位名字听着好长: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但觉着应该挺高大上的,于是报名、参加面试,很快加入到项目团队中,起先任务量也一般,而且也是抱着学习适应的心态,期间有一项活动让自己印象深刻,“西湖城市学金奖进青年”,那一年的活动正好放在母校举办,义不容辞做了帮手。

活动内容简单说就是让大家为城市提点子,主题范围限定在土地、住房、交通、医疗、教育、环境、文化遗产保护、流动人口等,然后层层评选,如果获奖可以拿到数额可观的奖金。从征集到评选这一套逻辑我懂,但不太懂的是为什么这几个主题与我所学规划专业的范畴似乎不太一样。不过那一次台上领导讲话时有一句话对自己有最大触动:城市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后来才知道,这句话出自钱学森先生,也知道了他是提出“城市学”的第一人。

实习期间,有两点印象很深,一则是身旁的同事老师都特别忙,经常加班,几乎没有准时下班的时候,深更半夜也会收到领导同事们的邮件,但干的活儿又好像与我接触的传统规划院不一样,他们对文字材料的苛求似乎到了极致,有时会为了在我们眼里不太注意的文字表达来回折腾很多时间,最擅长使用的软件是WORD,而不是我们在学校里学的CAD、PS之类,所以我很快在这里找到了差异化生存之路,但如果要发展,还需要从文字能力上去训练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理论功底。

二则是单位里的书籍资料特别多,有理论型的著作,与我之前在学校学的是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史这些书籍不一样,这里的书《城市论》、《城市怎么办》、《城市学总论》等等,都是特别厚特别重,关键在于作者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领导,原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学校老师说,你就可劲儿的学吧,多少人想来都没那个机会,的确翻看学习之后,才知道读书时候曾经走过的西湖、西溪、运河等等地方的来龙去脉原来如此,一条道路不仅仅是要研究其断面路幅,关键在于带动沿路的开发,马路尤其是商业街不是越宽越好,关键在于聚集人气,一条河流不仅仅要想办法弄干净,关键在于两边有老百姓能过上有品质的生活,交通的拥堵不是因为车太多路太窄,首要的问题是规划不够科学……这些在课堂上、在网络上都不一定学得到,但都是真正发生过的事实,逐渐重构了我对城市规划的认知。

还有不少杭州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原始规划资料,从概念性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到城市设计,很多规划都有好几家竞标单位的方案文本和规划图纸,这对一个学规划的人而言可以说是如获至宝,想象一下可以对照着已经建成的项目再回溯当年的规划,对比图纸和现实这将能够分析得到多少可贵的知识和经验啊。有一次找西溪湿地的相关资料,一下拿出47本,从地上堆起来比桌子还高,查阅学习之后,似乎能够看到一个更加立体的、动态的西溪湿地,不仅仅是湿地公园里的绿水青山,更重要的是周边城市发展的金山银山。

即使已经有了这么多的资料积累,所在的处室还会布置我们一项工作,就是紧盯国家、省市发改、住建、城管之类的部门网站,紧盯兄弟城市规划部门的网站,一旦有最新的文件信息出台、一旦有最新的规划正在公示,马上汇聚集拢,后来知道这是在做一个叫城市学知识中心的平台内容。经过了实习考核,通过双向选择,我成为了城市学研究会会员,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领导问起薪资待遇的问题,我说关键能够让我多学习,因为心里知道此时我还是“小白”,才刚刚入门,不在乎酬劳是不可能的,但不是现在。

面对挑战有三件宝:态度、方法和能力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与我同龄的翩翩少年,有的还没变成好汉就先白了头,更惨的是先秃了头。如何面对挑战和压力,在智库的工作经历让我有了一点粗浅的体会。

1、态度

“有为”才能“有位”,这是在智库做事的理念,也是一种基本的态度,所以“干”字当头成为了一种文化,渗透到我们心里,当然要实干、巧干,而不是蛮干。必须加强城市学“专业化”的学习与训练,必须了解并掌握城市规划、保护、建设、管理、经营、研究的基本规律、理念和方法。这是领导在这些年总结大会时经常强调的一句话,自己也感同身受。

刚入职不久就参与合肥包河区一个湿地保护和利用的项目,我知道刚刚从学校出来还远远不能适应智库规划制图的高要求,而当时周边同事前辈的长处是文字表达,很难对我有直接的指导,好在有一家合作单位具备特别强的规划制图能力,我考虑再三向领导申请去那边挂职学习,白天跟着经验丰富的规划师边看边学边干,晚上在线与项目组的同事们沟通交流,分析其中的重点难点所在,这等于我在文字思路、制图表达两边都拜了师傅。

事实上这个项目甲方之前已经请了一家北京的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做了很详尽的研究,为何还要请我们上阵?现在想来其实与业界目前对行业趋势的一些判断类似:在开展空间规划和各行业专项规划的全过程中需要一些新类型的规划,比如发展研究、战略咨询、概念规划、政策研究、项目策划等,或者基于某项新问题、新目标、新事物、新政策所衍生出的新类型规划,面向城市运营治理层面的咨询性、研究性、实操性项目将会逐步增多。因此,我们提出了基于湿地生态基地打造生态科技文化新城的概念思路,吃透西溪湿地的保护利用模式的精髓,强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效合一,最终也得到了甲方的认可和采纳。

2、方法

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对,事倍功半。入职第二年,我接到参与编制义乌双江湖概念性规划的任务,甲方和我们的领导都很重视,我们也不遗余力的开展场地踏勘、资料搜集和现场调研,分析义乌市的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城乡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搜集规划部门掌握的以往规划,到空间上涉及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搜集已经编制的详规、控规甚至城市设计,搜集街、镇、村的人口土地基础信息,几个来回之后,我们自信满满的拿出了初稿。

按照质量控制流程,我们向王国平理事长详细汇报初稿方案。结果居然挨了批评,原来我们比较注重甲方的需求在产业引导上下了大功夫,而对社会发展的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却是轻描淡写,汇报之前熬了通宵和汇报之时的当头一棒,让我从此牢牢记住了城市学“杭州学派”中的“五规合一”,即以空间规划为龙头,整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明白城市学“杭州学派”中一些经典理念如“以城镇发展方式转变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类、社会类、文化类三大类城市基础设施”“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等。

此后,智库出台了关于概念性规划的一系列标准,甲方的需求当然要个性化分析解决落实,但我们拿出来的思想产品却必须要以标准化来确保品质,几十项标准都有严格的表格逐项监控。印象最深的是破解“四大难题”,即人从哪里来和去?地从哪里来和去?钱从哪里来和去?手续怎么办?不仅要分析解答,而且还要加上重点工程或重点项目的排布,更要标配“三年行动计划”,正如我们所相信的:规划,不是墙上挂挂,能落地的,才是好规划。

由此也很好理解组建自然资源部的原因,其实就是要避免最核心的三项规划,即发改系统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住建系统的城乡规划和国土系统的土地利用规划出现重叠错乱,这三个类型的法定规划将会整合,统领其他各类型规划,不管名称上叫什么,我隐约感觉到我们所从事的概念性规划的主旨大抵在此。当我同行的师兄师姐说:过往的规划设计项目太多时候是行政命令性或者命题型,规划设计行业总是被动跟进,从未引领过。我心里暗喜,我们还算起了个大早。

3、能力

《论语•宪问》有一则典故,说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路在石门过夜,早晨要进城,守门人问他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守门人说,就是那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吗?!这则小小的典故,以最简练的语言对孔子一生的个性和精神做了最好概括,那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它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千百年来用生命去积极践行的共同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并不是说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是去干不碰南墙不回头的蠢事。“知其不可而为之”,本质上是要有扭转乾坤的精神、转危为安的精神、逢凶化吉的精神、力挽狂澜的精神,有“死棋肚里出仙招”的精神。

面临大局变化,规划从业者要重塑自身职业定位,不可再继续将自身仅定位于数量掌握画图技巧的“画图匠”和文字“搬运工”。规划行业一方面在向公共政策工具回归,另一方面规划行业间融合趋势愈加明显,单纯的画图表现已然脱离规划自身根本属性,也无法适应未来复杂多样的需求,除了掌握自身专业技能之外,还需要加强政策研究、产业、国土、生态、金融、运营、社会治理等多元知识体系的构建,形成复合型的专业技能架构,“一专多能”已经不是嘴上喊喊,“知其不可而为之”,才是求生存求发展之道。

回想自己除了负责规划制图,其他工作的参与经历也丰富了自身,起初并不擅长文字的我还要参加微信订阅号的文章编辑供稿,好在实习期就开始的资料积累习惯,加上领导教会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者融合,我负责组稿的一篇《传统城镇街区主题化改造的思路、策略和路径》得到了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的关注,并要求西安市委政研室联系我们举行世界遗产保护问题专题座谈会。此后激励我更加密切关注智库的各种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汲取营养

工作后的第三年,智库搬入新大楼,空间扩大,学术活动陡然增加,各种学术论坛层出不穷,常常需要对接主承办方做好平面设计的宣传,遇到像中国城市学年会的大型学术活动,几乎大半个月的精力都要投入进去,反复来回修改;有时还要带队陪同调研,来访的城市管理者和学者都想尽可能调研的深入些,多了解多看看,这中间的来回反复以及应对突发变化的状况让人对“统筹”一词有了切身的体会。翻看智库的材料,有一句话形容理想中的我们特别恰当:提笔能写,上台能讲,遇事能办。

这几年在智库工作中有一个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接短板”。领导说,谈工作,成绩说10%,问题说30%,对策说60%,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我想,这就是不焦虑的原因所在吧。

供稿:张益诚

审改:蔡 峻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