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经济是指以各类楼宇、功能性板块和区域性设施为主要载体,通过开发、出售或出租楼宇引进各类企业,集聚、衍生和扩散到相关产业,从而扩大财税来源,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楼宇经济作为与生活、生产性服务业密切相关的经济形态,探讨楼宇经济的服务模式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楼宇经济服务的几种传统模式
1.碎片化管理模式
在横向上,平行设置不同的职能部门,对涉及商务楼宇的公共事务进行专业化的分工管理。在纵向上,按照市政府、城区政府、所辖街道等层级,进行职责权限的明确划分。
作为市政府或城区政府派出机构的管委会,其内部也存在横向部门的分工和纵向层级的嵌套。管委会和所在城区政府或街道办均不设置综合性的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而是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具体对接企业的经济、社会服务需求。碎片化管理模式过于强调各部门之间的专业化分工,而缺乏对楼宇经济和商务楼宇的整体性治理。
2.楼宇社区治理模式
楼宇社区模式旨在通过社区化管理与服务的工作方式,向楼宇企业和员工提供全方位的贴身服务,把“企业找服务”变成“政府送服务”,实现经济服务、民生保障、城市管理、综合治理、党群建设等服务内容“五进楼宇”,试图做到政府服务企业“零距离”。
组建楼宇社区综合党委,形成“一个核心、多个堡垒”的楼宇社区党建组织架构。建立楼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公共服务从被动到主动、碎片到整合的重大转变。设立楼宇社区促进会,创新楼宇社区自治运作方式方法。
3.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模式
在街道办下设立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意味着对商务楼宇及其企业的经济服务、民生保障、城市管理、综合治理、党群建设等职能都交给了街道办的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而CBD管理委员会则主要负责区域内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招商服务、综合管理、事务协调等工作。
在管委会下面设立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的模式,在CBD的治理实践中并不多见,较多地出现在各类经济开发区。此时,管委会作为上级政府在开发区的派出机构,下设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作为其内设机构或直属事业单位,具体对接开发区内企业的全方位服务。
二、服务和智慧双轮驱动的协同治理
1.服务模式
好的政府并非是企业和群众需要什么都予以满足,而是提供足够的机会和工具让他们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取决于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中的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自发解决问题的责任感及行动力。
2.智慧治理
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将人、信息和城市的各项要素连接起来,重组城市的技术系统、物理系统和社会系统,从而创造具有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有竞争性与创新性的商务楼宇和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城市CBD。
3.服务和智慧双轮驱动的协同治理
协同治理的优缺点分析:
第一,与碎片化管理模式强调科层体系基于职能分工对楼宇经济和商务楼宇的行政管理不同,网络化协同治理不仅强调科层体系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而且强调政府、市场、社会三种治理机制的功能耦合,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二,与楼宇社区治理模式强调职能重心的下移不同,网络化协同治理的领导者和中坚力量是管委会。如果需要设立工作场所,则在重点楼宇设立综合管理服务站(即楼宇警务室)。相对来说,服务站的职能更接近于管委会,而楼宇社区的职能更接近于街道办。
第三,与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模式不同的是,服务与智慧双轮驱动的网络化协同治理模式做得更加彻底,不仅设立楼宇经济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而且也筹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同时还要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虚拟与实体的完美融合,而且充分动员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广泛、实质性参与。
协同治理的运行模式:
三、双轮驱动协同治理模式的实现路径
1.调整组织架构,为楼宇经济发展和企业提供集成性公共服务
为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协调不同部门统一行动,促进楼宇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升对楼宇企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成立楼宇经济发展领导小组。
2.推动智慧治理,建立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楼宇经济管理系统
外网主要用于发布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商务楼宇资源信息、招商引资政策、各类办事指南、楼宇企业新闻等,其实质是一个对外信息发布和办事的窗口。
内网则是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由管委会、楼宇业主、入驻企业和物业公司共同协同形成的、针对楼宇经济和商务楼宇的内部管理系统,其实质是政府主导的集约化和智能化的管理服务体系。
3.健全协同网络,共建共享大气、开放、包容的商务楼宇共同体
在共建共享商务楼宇共同体的过程中,政府应发挥好主导性的作用,承担协同治理发起者和维系者角色。
社会组织、楼宇业主、企业和公众等多元主体是协同治理的重要贡献者,在整个治理过程中发挥实质性作用,共享实质性红利,并共担实质性后果。
4.完善配套工作,为协同治理模式的贯彻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
提升管理平台的行政级别;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楼宇服务站办公空间;多元主体对区域和楼宇共同体的认同;干部职工的考核体系和奖惩制度;多方主体参与协同治理的资源供给等。
(本文根据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导吴金群在杭州城研中心城市更新改造与楼宇经济研讨沙龙第二期上的发言整理)
供稿人:武宇翔
审核人:李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