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一响,黄金万两” 高铁新城应该如何建?
  发布时间:2019-01-18 10:45   来源:城市怎么办

高铁从无到有的十年,也是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十年,无数大中小城市因高铁而串联,人、钱、物在城市间、地区间的流向更加便捷和高效,高铁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中国城市的格局,借力高铁,一座座城市正在崛起。

高铁时代正是以高铁网络为依托,改变传统交通格局和传统经济版图,改变城市之间要素配置效率和作用方式,从而带动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代。高铁带来的高铁经济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想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利用TOD模式的集聚效应,需要一揽子研究并解决高铁线、高铁站、高铁枢纽、高铁组团、高铁经济、高铁时代等6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以高速铁路通道为依托,引领支撑沿线城镇、产业、人口等合理布局,加速产业梯度转移和经济转型升级,带动高铁落地城市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以高铁站区综合开发为载体发展高铁经济,高铁新城的建设也不断推进。

但并不是所有高铁新城的建设都获得了成功。例如日本建设新干线,其本意是想通过新干线建设拉动日本关西地区的发展,结果修通以后关西企业的劳动者却更多地向东京聚集,促使东京都市圈规模更加庞大,而关西地区则由于高铁的虹吸效应带来负面影响。

现在高铁新城的开发模式大多数是粗放的,严重缺乏经济支撑。从规划以及实际建设情况来看,存在着选址过偏、开发规模过大、发展模式单一、缺乏产业支撑、综合配套不完善等问题,所需要投资的资金已经超过了当地的经济水平,也超出了当地居民的实际需要,也就是所谓的“华而不实”。

根据高铁站点的功能、结构、规模以及历史阶段扮演的不同角色,可以将高铁新城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由最初的交通引导站房内布局商业服务功能,逐步发展成为依托高铁站,周边交通、产业(1.0)、商务(2.0)、服务(3.0)、结合空港综合发展(4.0)的成熟片区,例如上海虹桥站和杭州东站所在的新城就是产城融合的高铁新城。

杭州高铁新城包括城东新城(核心区9.3平方公里)及钱江新城一期、二期(辐射区20.9平方公里),总面积达30平方公里。2008年,为盘活杭州整个东部地区,杭州以东站枢纽建设为契机,加快实施“决战东部”战略,对站点及周边地区9.3平方公里进行了改造和开发建设。通过优化路网交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高品质住宅区、集聚现代服务业功能,形成了以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以高端商务办公、商业休闲、旅游服务、居住生活功能为主体,具有高品质管理服务水平的现代驿城和彰显城市形象的都市门户。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为复杂的空陆一体化交通大枢纽之一。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用地面积约26.26平方公里,日旅客吞吐量达110万人次,核心区建筑综合体东西长1公里,虹桥枢纽的集成度非常高,集民用航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磁浮、地铁、地面公交、出租车等功能于一体,开创了多种交通方式之间无缝衔接的先例,实现了跨区域大范围人流物流的快速集散,大大提高了交通运营的整体效率,是一座世界级现代化交通枢纽。

要合理规划高铁新城规模,根据不同的区位、地段分析其土地价值,通过大疏大密的组团空间组织,做到优地优用,高效利用土地资源。高铁线两侧的组团核心区应具有高度集中的城市复合功能;具有较高的居住与工作人口密度,或具有较大的交通人流量;具有较高的总建筑面积和土地开发强度,“黄金地段”要发挥“黄金效益”。这样既可以有效遏制城市无限制蔓延,促进空间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又可以降低出行量,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率。

高铁新城的打造还要坚持“站城产一体化”发展理念,实现交通节点价值、城市功能价值、产业效益价值三者之间的两两互动,站与城之间要构成“城以站兴、站为城用”,站与产之间要构成“站大产优、站产互动”,产与城之间要实现“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效果,最终使“站、城、产”三者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产城融合”要求高铁新城的产业发展以城市为依托,实现“职住平衡”,防止产业“孤岛化”,使居住和就业在一个空间范围里相对平衡,打造网络化的生活圈、工作圈、经济圈。就高铁新城而言,组团发展要有产业作支撑,以防止“空心化”。

参考文献:《新编城市怎么办》.人民出版社.2018.王国平著

供稿人:吴雨馨

审核人:蔡 峻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