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教育研究︱周海涛: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9-01-09 14:12   来源:​ 城市怎么办

周海涛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我国现在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我们面对由要素驱动转向为创新驱动,从数量追赶走向了质量追赶,从“有没有”走向“好不好”这样一个新的时代,我们的教育也跟着发生了变化,我们从知识主导转向了智慧主导,由规模化培养转向特色化培养,从一种标准化的培养转向个性化培养。在这样一种大的形势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个体系化的系统培养。我下面分别就培养理念、内容、方式、评价和文化氛围谈我的观察,跟各位汇报一下。

01

关于培养理念更新

第一,面临问题。创新人才培养首先就是理念,我们到底要培养专才还是要培养通才,或者说专才更容易创新,或者说通才更能创新?高学历博士是不是等同于他的能力很高,还有传统与创新开拓如何贯通,以及理想信念与学识才华如何统一,再是扎根中国与面向世界如何融合,公办教育与社会力量如何协同?

第二,基本思路。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能够有这样一些思路,融合通才、专才能使人走得久、跑得快;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知行合一;能够继承传统又能够创新;融合做人和做事,德与才兼备;在借鉴国外的同时,能把中国自己的特色放大;融合公办的力量和民间的力量,从而打通理念墙、认知墙、隔心墙,融汇贯通培养观念链。

第三,具体对策。一是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有通用性素养、专业性知识、实践性能力相互支撑,通用性才能、专业性才华相互促进。二是重新认识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与外延。在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注重创新思维的提高。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整体化地思考,让它放在双青人才培养的内涵和外延当中。三是继承传统和创新精神相结合。我们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同时要建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的教育目前的总体特征就是处于一种将强未强的阶段。我们将要强起来,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同时我们还没有强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唤醒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创新精神,对它有一种理性的认知,强化民族自信和教育自信。四是把创新理念融入教育教学观,创新人才观、学生观和教师观。五是促进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转变教育理念,进一步激发社会力量兴教办学热情。

02

关于培养内容优化

如何保障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理科的逻辑思维、文科的形象思维,以及文理都需要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和应变思维的整体性体现,基础性知识和整体结构如何兼顾,教材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如何统筹,民办优质学校课程教材如何引进来和走出去,这些问题都需要思考。这些年民办大学相比较公办大学还没有优势,但是民办中小学有一批很有优势,民办中小学能不能在“一带一路”当中率先“走出去”,比如说我们通过民办的机制来扩大影响,使得人心相通、教育相通、文化相通。

内容方面,紧密联系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实际,统筹教材取向与标准,注重内容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推动学科专业课程教材一体化建设,在课程教材内容方面,在导向上体现创新,各种类型能够协调,不同层次有针对性。整个课程教材体系是一致的,在课程教材内容的设置上有一定的灵活性、内容又有系统,考核是开放的。在这种思路下,培养内容优化方面就能够做好国家课程教材的管理工作,能够高标定位教材整体水准,组建高水平编写团队,打造高水平核心教材体系。同时突出思维能力培养的重点和核心,注重以问题为导向,构建多样的教学内容结构,激发新概念,通过碰撞能有新观念、新理论。把厚基础和宽口径结合起来,以专业核心知识为依据,促进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复合的实践技能。统筹规划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建设,让其最终统一到教材建设内容,协同推进;完善教材建设制度,在引进借鉴的同时,让中华文化传统内容也能走向世界。

03

关于培养方式创新

我们现在的培养模式如何适应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及实践教学薄弱的问题如何破解,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如何培养,学校、社会、家庭如何有效合作?民办教育的机制优势如何发挥?这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适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方式来敬畏学习方式,以学生能适应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以学生促进教育。语言有些时候是假的,只有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才是真的,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由“学”到“习”,我们“学”的是知识,但“习”可以体验知识甚至启会知识。创新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合力,充分借助民办教育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率先在一些点上取得突破。

具体对策是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培养流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发生为核心,转变过去以信息量大、讲的多为以他掌握的多少、有效学习发生了多少为我们的共同追求。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健全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机制。在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教师选聘方面,在民办学校、民办教育里面,可以有一些突破以往束缚的新的方式。在人才培养当中完善体制机制,破除一些阻碍,支持跨学科、跨专业、跨时段的培养,构建政产学研用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复合人才培养。发挥学校的核心作用,同时重视家庭的教育价值,借助大数据、互联网新方式新手段,建立高效的“家-校-社”共育活动方式。

04

关于培养效果评价

教育成效如何去除功利性是面临的一个问题。我国有钱学森先生和老一辈科学家创办的力学学报,国内有部分好的稿子都在上面发表。但有主编讲到目前有一个势头,即大家用西方的理论框架来分析中国的现实,用西方的语言、西方的格式写文章,发表在西方的刊物上。我们一些有创见的文章,肥水已经流到外人田。当然,这也不是针对个体,这种现象的背后是我们现在在评价当中追求影响因子、追求外文发表,学生考虑怎么样能够快速地获得高成绩,快速地取得一个好的评价结果,包括在高考当中出现选物理的相对比较少。面对这种情况,人才培养评价方式如何能更加多样性?发展性评价与选拔性评价如何统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如何体现系统性?民办教育评价如何率先超越唯成绩论?

我们在调查交流当中普遍感觉到,把成败谋划多了,就会失去好奇心;把苦乐思量多了,就会失去忘我;把荣辱考虑多了,就会失去真趣;得失计较多了,就会失去单纯。先做应该做的事,再做想做的事,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科学评价是多主体、多方法、多角度的,评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成绩不是唯一的标准。

对此,要冷静思考学校排名热,明确不同排名的出发点、指标体系和国情校情。人才培养效果与质量,不等于任何学校排名,要重视的是学校排名的发展功能,参照补齐有关短板,我认为学校最终还是要看培养出多少人才。要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价机制,增强专业性、客观性、全面性,处理好第三方评价和政府评价的关系。明确评价制度中的责、权、利,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效能,建立健全发展性评价与课程教学改革的互动机制。将多种评价方式结合,反映发展过程和真实面貌,将国家、社会、教师多种与评价相关的主体进行统一,从多种角度来把握评价。

05

关于文化氛围培育

面对素质教育还未脱应试教育的阻碍、开放包容的人文气息不够浓厚、鼓励创新氛围尚未普遍形成、体现特色的校园文化有待培育、城市创新文化建设有待形成合力这几大问题,我们的思考是:有些学生已经出现了读书不如当网红、学习不如整容的观念,要明确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读的书;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对失败的容忍是激励创新的必要条件;城市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是培育创新人才的大课程、大课堂。

具体对策:第一,吸收素质教育思想的精髓。重新审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构建崇尚素质教育的教育文化和学习文化;第二,激发敢闯敢试的热情。鼓励事前试错,做到事后容错。通过制度建设、宣传教育等方式,明确容错的边界;第三,健全激励创新人才发展的机制。以人为本,构建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努力开拓创新,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文化和城市社会环境;第四,构建体现特色的校园文化。面向现代化的浪潮,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氛围,从民办学入手,打造凸显办学特色的文化;第五,以点带面,打造城乡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大环境和大课堂。

供稿人:林玥玥

审核人:郭宸宇

  作者:  编辑:陈俊男